辉瑞重组业务划分为三大板块 消费者健康业务命运悬而未决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7月23日

全球药企都在忙着重组,这次轮到了辉瑞。

7月11日,辉瑞宣布将其业务由原有的两大业务分拆为三大业务部门:创新药物( Innovative Medicines)、成熟药物(Established Medicines)和消费者健康(Consumer Healthcare)。该重组于2019财年生效。

其中创新药物业务包括辉瑞的生物仿制药和医院业务(含抗感染和无菌注射剂)。同时辉瑞还会将生物类似药、肿瘤、炎症及免疫业务并入创新药品业务。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对新的创新药物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突破性治疗方案是创新药品业务迅猛增长的基础。辉瑞相信创新药物将受益于强劲的增长中的上市产品组合、2020年开始预期的新一波新品上市。

创新药是药企高利润的保证,根据辉瑞2017年财报,创新药物(包括重组前的消费者健康)收入占全年收入的75%。

不过创新药研发成本高昂,直接导致创新药价格高昂,让辉瑞在美国备受争议,7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辉瑞(Pfizer)等美国药商7月1日起调涨部分药品价格事件发表推文,斥责辉瑞等药商无理由涨价,并扬言将采取行动回应。辉瑞称将推迟原定于7月1日的部分药品提价计划。

成熟药物业务则包括辉瑞的大部分专利到期的固体口服药物品牌,如如乐瑞卡、立普妥、络活喜、万艾可等,以及部分仿制药,2017年收入占比为25%。

为了让该业务发挥其潜力,辉瑞称将为成熟药物业务设立独立的生产、市场、法规,提高其自主性。

在乐瑞卡于2018年12月(或之后)在美国的专利到期所预期造成的影响过后,辉瑞预计成熟药品业务收入有潜力产生可持续的适度增长。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的城市化和中产阶级的兴起提供了额外的准入机会以及对成熟的品牌药和仿制药的强劲需求。

消费者健康药物业务包括所有辉瑞非处方药产品。健康业务原属于创新药物板块,辉瑞将其单拎出来,或许是为了更灵活地进行规划,包括出售的可能。

早在2017年10月份,路透社消息称,辉瑞打算将旗下消费者保健业务以拍卖形式进行出售,并且希望能够拍出150亿美元(约998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价格。辉瑞公司的消费者保健业务有善存、钙尔奇、惠菲宁(美敏伪麻溶液)等产品。这些产品2016年全球营业收入约为230 亿。

不过此后陆续传出雀巢、赛诺菲、GSK、利洁时、强生退出并购的消息,虽然辉瑞表态计划在今年就该业务的命运做出决定,但目前来看,仍然悬而未决。

辉瑞同时公布了一系列人事变动。现任创新医疗业务CEO John Young (杨宇翰)将和 核心医疗业务CEO Angela Hwang (黄玮明 )一起领导新成立的创新药物业务。2007年随着对惠氏的收购而加入辉瑞的Michael Goettler将领导成熟药品业务。以上三人都向辉瑞的首席运营官艾伯乐汇报。

面对新药开发资金压力、风险压力、业务增长压力,全球药企都在进行业务整合,剥离或出售增长缓慢或占比较小的业务,而专注于细分市场优势的业务板块。

今年7月,诺华宣布剥离旗下眼部护理部门爱尔康眼科为独立公司。此前报道称,默克有意以34亿欧元把消费者保健业务出售给宝洁公司。

上一篇:巨头诺华“抛售”爱尔康 没有来得及等到市场春天?
下一篇:外媒指印度仿制药或嚐头啖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