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措施如旱天甘露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04月24日


文/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 朱鼎健

去年香港经济受到连月的暴力示威影响早已疲态毕露,今年步入1月,又受到百年一遇的冠状病毒疫情冲击,除了餐饮、旅游、零售和酒店业遭遇重创之外,还有不少行业如校巴、体育运动、健身中心和补习社等,均受到打击。不久前,特区政府为了防範冠状病毒在社区蔓延,推出「限聚令」,并指令游戏机中心、游乐场所、戏院、浴室、卡拉OK和美容院等暂时停业,令香港市面一片萧条,迫使不少公司和店舖裁员结业,不少打工仔薪金被削。打工仔减薪或失业影响到每一个家庭的生计,也影响经济环境和社会稳定。幸好特区政府4月8日果断推出新一轮抗疫纾缓措施,当中涉及1375亿元的一系列措施,涵盖各行各业,惠及全港近150万打工仔,可以形容为香港目前急需的旱天甘露。

在这新一轮抗疫纾困措施当中,除了推出总值达210亿元支援16个特定行业的援助项目,以及优化「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之外,还推出前所未有的800亿元保就业计划,为僱主补贴员工五成上限为9000元的薪酬,而因为僱主必须保证在补贴期间不能解僱工人,故此措施能够收到「撑企业,保就业」的双重效益。俨如林郑月娥所说:「鉴于疫情对香港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政府必须大幅动用本港积存多年的财政储备。」我们不应在香港面对严峻疫情之时还在争拗应否大洒金钱,动用财政储备,毕竟大部分财政储备是由民间收取税款得来,现在用在市民身上,合情合理。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同时亦宣布,为表示愿意与市民共渡时艰,她和各主要问责官员及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在未来12个月会减薪一成,这亦体现她经常挂在口边说的「与民同行」宗旨。行政长官和司级官员减薪的行动,树立了与民同舟共济的典範,有利凝聚社会,促进和谐。虽然暂不可预知疫情何时结束,但新一轮的抗疫措施能够起激励作用,只要大家同舟共济,齐心抗逆,香港必定能够早日走出逆境。

上一篇:中央绝不会坐视立会瘫痪
下一篇:善用资源走出复工困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