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想
香港疫情严峻,确诊个案不断上升,政府为了防控病毒在社区扩散,订立「限聚令」禁止4人以上群组聚集、餐饮业限制人流、关闭卡拉OK和麻雀馆等。然而,若市民不能自律守法,则禁令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现实是仍有人当法令无到,有市民更目睹公民党立法会议员陈淑庄、中小企食店联盟召集人林瑞华等40多人,2日到深水埗一间酒吧聚集,公然违反禁令,明显知法犯法,行径太过嚣张。
毫无疑问,这给社区疫情爆发带来极大风险。看看本港新增的确诊案例,旅行团群组、兰桂坊群组、婚宴群组、卡拉OK群组 例子数不胜数,都显示聚集派对导致群体性感染出现,成为流动传播的高危,随时会引发疫情社区扩散的恶果,让香港的防疫努力付诸东流。陈淑庄之流的自私自利,不负责任,罔顾公众安全,令本港防疫出现不该有的缺口。
令人气愤的是,陈淑庄事发之后,为了掩饰她的错误示範,仍在死鸡撑饭盖,先是声称「自己以立法会议员身份出席」可获豁免,并指「酒吧没有营业」也是豁免範围之内,后再倒打一耙称「事件反映条例有不清晰的地方」,要求「政府应该多作澄清」云云,将狡辩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市民听到一片譁然。不过,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限聚令」本意就是限制社交活动,减少人群聚集,尽量截断病毒社区传播链,条例的指向性是很清晰的,至于陈淑庄所谓的「不清晰」论,无非是不守规矩下的出蛊惑、钻漏洞,去挑战政府防疫措施。尤其需要指出,市民为何对陈淑庄意见这幺大?重点就在「公平问题」,大家为了防疫自觉遵守「限聚令」,其实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而禁令本该一视同仁,偏偏陈淑庄打着「立法会议员」的招牌,认为自己是「特定人士」,故不在规範之列,公然大耍特权,搞双重标準,哪管他人可能会因此染疫,好像病毒会分「特权」或「无特权」来决定哪些人会受到感染,令人质疑防疫有特权后门可走,市民当然气难消、意难平。
事实上,港府已经声明,立法会并非法定团体或政府谘询机构,议员在议会以外其他场合参与或组织群组聚集,不管是否属于立法会的职能,亦不属此项获豁免的群组聚集。在香港战疫时期,绝大多数的市民依法例、法规选择自律,是最好的疫情防範,而对不遵守规则的人,必须採取强制行动,不能让「你耍特权,别人感染」的事情出现。
下一篇::疫情第二波冲击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