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处理社会情绪困扰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04月11日


联合国世界人民理事国际顾问 顾明仁

香港社会经过两个多月围堵新冠肺炎,成果有目共睹。政府呼吁市民多关注个人及公共卫生,亦提升了整体社会抗疫防疫的意识;市民减少参与大型社交活动及聚会,出外戴口罩,公共运输工具及餐饮场所亦配合多加消毒令市民减少被感染,基本上整体社会的抗疫工作比欧美国家优胜。但我们不能忽略市民在长期紧张的生活环境下所引发的情绪问题,例如做出一些反社会的行为,甚至出现自残的意念,这也许会为社会带来另类的压力及损害。

中外的社会行为及心理学者研究都显示,动物长期困在一个具精神压力的环境下,往往会做出一些反智的行为。人类也不例外,因为要防疫而长期足不出户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从网络流传的视频可见,一些住在湖北武汉被封锁小区的居民不顾危险,爬墙或冲关离开,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焦虑及精神的负担得不到适当的纾缓。香港没有封锁社区,但个人经济因为疫病的影响所产生的精神及生活压力也不容忽视。既然政府不鼓励社交活动,我们总不能整天待在家中看书看电视或听音乐,因为这些都不是香港人的惯常生活文化。很多朋友都投诉说自从发生疫症后,他们的生活变得非常无聊枯燥。很多行业都基于疫症的延续令业务运作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贸易公司,因各国採取封关措施令货运受到影响,消费市场同样因市民消费意欲低迷而受损。上班基本上是无所事事,在公司只是呆等时间过;长时间待在家裏又容易和家人产生摩擦,加上社交活动受阻,很容易令个人精神健康出现问题而产生情绪病,影响身体健康,减低抗疫的能力。当大部分居民都出现情绪问题时,社会上很快便会形成对政府产生怨气,这点可以从媒体的报道及网络的群组信息反映出来。

为此,港府或坊间应积极发掘适合避疫的娱乐,再如早前本人亦撰文指出,六合彩实不应停办。希望有关当局考虑!

上一篇:「中国速度」对香港的启示
下一篇:妥善处理海归港人防疫问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