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不足怪罪病人太多?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2月21日


方想

近期冬季流感来临,公立医院人满为患,护士、医生相继举办集会,抗议人手不足。公立医院长期人满为患,以及每逢流感高峰必定爆满的顽疾,迄今未见很好解决,问题究竟在哪?

应输入外援救急

要说政府重视不够吗?并非如此,当局近年已大增医疗经常性拨款开支,并在2018/19年度预留3000亿元用作增加硬体设施,包括扩建或重建医院,增加病床,前后两次额外拨款5亿元予医院管理局,用以纾缓前线人员压力等。医管局亦表示,2018/2019年度已按周年工作计划增加574张病床,本年度聘请2230名护士,人手净增长为830人,并会继续聘用支援人员及病房文员,协助护士的病人护理工作及文书职务。然而问题依然严峻,市民对医疗的需求远远无法得到满足,归根究底还是医护人手严重不足,否则也不会出现空有医院病床而无服务提供的窘境。要想改善香港医疗状况,政府大幅增加医疗资源投入当然不可少,但治本之道是考虑如何大幅增加医护供应,一方面加快培训本地医护人才,另一方面适当输入外援以解燃眉之急。

问题是,要想引入外地合资格医护人员,需要打破医学界的「专业垄断」,然而本港部分医生团体将引进外来医护人员视为禁忌,强力反对,提出的诸多理由令人讶异。例如屯门医院心脏专科医生黄任匡日前声称,近几年来医院的单程证病人愈来愈多,香港出生率愈来愈低,但医院迫爆,可见是人口政策有问题云云,将公立医院超负荷运转,前线医护人员疲于奔命的原因,归咎于病人太多,坚持认为不是人手不足,如此奇葩的逻辑思维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应以病人利益先行

首先,持单程证的来港人士,逾九成都是家庭团聚,动辄拿新移民作攻击对象不应该,公营医疗系统提供服务,难道要将病患分出三六九等,看人治病?且黄任匡的言论,混淆视听,转移焦点,明显是有意挑起两地矛盾,居心不良,莫过于此。其次,虽说香港出生率低,但是本地人口老龄化严重,医护人才短缺的趋势只会日益明显,根据推算,2030年全港多个医疗专业将闹人手荒,其中医生欠缺约1000人,护士欠缺接近1700人,香港眼前的问题,是整体医护人手都缺乏,公院情况固然严重,即使是私家诊所服务也显得供不应求,就算在平常日子,病人要等个多小时看医生也绝不罕见,医护界代表坚称「人手足够」,是罔顾事实。再次,是由病患人数来决定医护需求,还是由医护人手来决定求诊病患人数,关係到是以「以病人为中心」,还是以「医护为中心」,前者是确保病人得到适切治疗,守护安全,后者则是在漠视、践踏病人权益,谁是谁非不难作出判断。这些以自己利益先行的医生,难以相信他们真的以病人利益为念,更要为医院「爆煲」恶果承担责任。

适当输入海外医护人才有迫切性、现实性,本港医学界应以医者仁心,以市民福祉为重,放弃保护主义心态,以免市民受医疗人手不足、医护服务素养下降之苦。

医护不足怪罪病人太多?
医护不足怪罪病人太多?
上一篇:活化果栏利民生
下一篇:美须适应中国科技崛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