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面对非洲猪瘟?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2月21日


粤港澳大湾区餐饮青年创业联盟秘书长 陈嘉华

自去年8月非洲猪瘟在内地爆发,大家都担心疫症会否传来香港,春节期间,活猪业界更停屠三天,以便上水屠房和荃湾屠房大清洗。看来疫症的确很可怕,必须设法避免,亦须积极面对。

其实,非洲猪瘟只传猪,不传人,停屠举措与其说是为了市民的健康,不如说是为了本地业界自保,避免猪只大量死亡,造成庞大损失。当然,如果猪只大量死亡,也会影响本地猪肉供应,到时,恐怕受影响的就不只是停屠三天,而是更久。

说到防範本港爆发非洲猪瘟,当局落实了多项措施:渔农署已加强巡查本地猪场,确保生物安全措施良好;猪场和屠房亦加强清洁和消毒进出车辆和人员;内地种猪已暂停输入;自今年1月12日起,全面禁止贮存或使用厨余、餐余或其他含有或曾与猪肉产品接触的食物残余餵饲猪只;监测自是少不了的,若发现怀疑感染非洲猪瘟的猪只,会抽取样本进行测试;另外,还提供资助及贷款助农户採购加强生物保安的设施;食环署和香港海关也加强合作,堵截非法入口生肉。

本港新鲜猪供应中,内地猪佔95%,可见光是保障本地猪场免受非洲猪瘟波及并不能解决本港的猪肉供应问题。而现时,问题正发生在内地猪场。当任何内地猪场被验出非洲猪瘟病毒,其方圆3公里半径範围将列作疫区,疫区方圆10公里半径範围列作受威胁区,不能输出猪只。迄今为止,本港仍有内地猪供应,国家海关总署亦会因应疫情发展,不时更新内地注册供港养殖场名单。只是,这次疫情始终形成一层阴霾,让人担心:一旦疫症蔓延供港内地猪场,港人岂不是有无猪可吃之虞?

说到底,本港的猪肉供应来源是否不够宽泛呢?虽然,内地幅员辽阔,猪场众多,可是,一旦疫症蔓延,总有可能沦陷。为了确保本港猪肉供应,亦应随时準备拓宽新鲜猪来源,包括看看从海外进口的可行性。无可否认,鉴于地理因素,这大概较诸输入内地猪昂贵,不过,也不得不作出準备。另外,维持一定数量的本地猪场亦是自保之策。随城市化发展,本港猪业日渐式微,以致大量倚靠进口。可是,有见今次疫情来势汹汹,保留本地猪场可说是为活猪供应留一条后路,儘管这只是杯水车薪。而若果内地猪场全数沦陷,本地猪供不应求,海外猪路远运费贵,香港市民肯定难免要靠吃海外冰鲜猪肉度日了。

怎样面对非洲猪瘟?
怎样面对非洲猪瘟?
上一篇:不应公开小三TSA报告
下一篇:大学应该限制游览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