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年龄政策须审慎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2月04日

狮子山学会营运总监 白仲祺

近日政府将长者综援申领年龄,由60岁更改到65岁,原本是一个非常值得鼓励的决定,但最后由于建制及「泛民」议员一同强迫政府取消政策,向改善政策方向踏前一步的行为受到阻滞。

其实世界上很多先进国家,都被人口老化问题缠绕。澳洲和丹麦,分别已经将退休年龄逐渐增加到70和70.5岁。为何这些西方国家能够面对反对声音,而提高退休年龄?其实因为将退休年龄延长,是令政府福利持续增加的唯一办法。这些国家通常被福利主义困扰,但都能为了国民长期的幸福,踏出正确的一步,为国民拥有更长的预期寿命而作出恰当的安排。

狮子山学会认为,香港成功的原因就是政府一直採取积极不干预政策。但今天,由于各种政策阻挠,令上了年纪的人,就算身体健康,就算老闆愿意继续僱用,都由于牌照或劳工保险的不同问题,导致不能继续获聘。

每次谈到退休年龄的问题,就令我想到数年前,一位保安员,由于年过70,不符合年龄限制继续当保安,所以伪造身份证明文件,最后被发现犯法并被判监。香港政府清楚知道,人口老化将会带来更多类似问题,所以应该立即修改相关法例,令任何市民不会因年纪问题而失去工作的机会。

政府设立综援,是为了帮助一些不同原因下,不能工作,导致不能负担基本生活的市民。其实,香港一直有不同慈善团体帮助有需要的市民。可是,既然政策已经存在,我们当然有责任确保政策是帮助适当的对象。

回看香港福利制度的历史,在1973年,政府设立老人生果金时,老人家要75岁才能申请。看看1973年的数据,发现当时香港的平均人口寿命,只有73岁。现在,香港平均人口寿命达80多岁。为何今天退休年龄,反而下跌呢?而且,人口老化,令社会越来越多人依赖政府福利政策,而为了令政策能够持续,更加应该审慎地分配资源。

所以,狮子山学会鼓励政府面对这个重大问题,不要迴避。将长者综援年龄延迟,同时废除使市民因年老没法工作的政策,这才能令现有的福利政策得以持续。

退休,原是一个非常个人的安排。上世纪80、90年代,有市民寻找第一桶金,就能负担提早退休。可是,今日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通胀的年代,要重複同样的选择变成非常难。虽然看CPI数字经常误以为通胀非常低,但事实是量化宽鬆下,令楼价高企,就算很多人已拥有自己的物业,都难以负担在不工作情况下退休。当市民平均寿命增加,在健康情况下,能为自己的生活而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由,亦应该受政府保护。

退休年龄政策须审慎
退休年龄政策须审慎
上一篇:《国歌法》应支持
下一篇:集体农场和社会制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