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慧城市法规须配合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2月04日


城市智库时事评论员小组召集人 张远深

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要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机遇,在金融科技及创新上一定要与时俱进,但香港的起步明显比内地慢及落后。

港创科落后

特区政府于2017年12月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蓝图》,致力把香港构建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智慧城市,但笔者认为香港政府的决心明显不足,保守落后的法律条文及一成不变的心态,令到香港在创科发展上比附近的地区,例如深圳、广州等地超越。

香港近廿年的金融创新除了八达通之外,「转数快」快速支付系统都算是近期的佳作,但笔者认为香港应该要更进一步,关键一定要由法规入手。

现行的证券及期货条例明显与时代脱节,而且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 (简称:证监会) 的作风过于保守,其严重的保护主义窒碍香港金融科技发展。笔者从事金融行业多年,深深感受到监管机构思维的落后,当年因不愿改革上市条款,而错过了马云的阿里巴巴,加上在区块链及虚拟货币立场上的后知后觉,证监会真是要认真地作出由下以上的深层次改革,建立完善的监管架构才可以追上与内地的差距。

加强金融创新互联互通

早前香港网上经纪协会就推动跨境非面对面网上证券户口开户流程而开了记者会,当日他们的代表表示整个流程能完全通过非面对面式进行,已就流程製作非面对面式开户的样本予证监会,未见证监会提出反对。笔者明白香港有自家的合规要求,但正正是证监会这种怕事保守作风,令到业界及从业员无所适从,由于内地在客户认证上的功夫明显比香港全面,他们会透过手机实名制、银联卡认证、人像动态等方法来核实客户的真正身份。香港要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机遇,一定要完善地与内地金融系统对接,发挥香港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桥头堡的角色。

有见及此,笔者建议香港政府加快与内地各地区金融创新的互联互通,帮助到香港的金融发展及发挥香港作为国家桥樑的作用,利用香港的国际化优势和平台优势,促成中港企业的深度融合,整合海外客户资源及协助内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

发展智慧城市法规须配合
发展智慧城市法规须配合
上一篇:排除政治干预 加快棕地开发
下一篇:政府与医护须共同解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