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港岛东西的快速通道──中环湾仔绕道昨日正式通车,许多的士与私家车抢先使用绕道来往中环与北角,不少司机都反映绕道确有助缓解港岛交通堵塞的问题,大大缩减行车时间。
绕道开通后,驾车经绕道来往中环及北角东区走廊的时间大大缩短至只需约5分钟;而且,绕道同时提供4条连接路,接通了湾仔北和天后一带的道路网络,大大便利市民来往港岛北岸各区。可以说,这项基建对于港岛乃至整个香港交通设施的完善都是一项创举。
以创新思路应对质疑
然而,今日我们所见中环湾仔绕道的开通其实得来不易,由提出计划兴建到真正落成使用足足横跨30年,中间更经历了司法覆核、反填海、拨款种种阻碍与拖延,令施工延后近10年,建造成本因此而大幅增加,伤财伤时又伤民。基建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亦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改善市民生活必须做好的工作,特别是本港这样地少人多的国际性大都市,公共交通基建的完善尤其重要。可是,近年来,泛政治化氛围却让香港基建的开拓变得越来越难、越来越慢,无论是中环湾仔绕道,还是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港珠澳大桥,哪项不是耗时多年,面临种种反对与唱衰声?可是开通启用后的实际效益却证明,这些大型基建对交通,乃至整体经济发展与城市形象都是有利的加分项,也让诸如「大白象工程」之类的批评不攻自破。特首林郑月娥在前日绕道开通仪式上就曾感慨:今天在香港拓展基建并非易事,但为了香港的长远利益,政府必须迎难而上,亦须换位思考,尝试了解反对者的理由,思考化解方法。林郑道出了政府在大型基建上应有的坚定立场,那就是儘管会面临许多阻碍与质疑,仍要大胆开拓;同时,亦要善于倾听质疑声音,找到创新思路解决完善。不仅港府,市民亦必须认识到大型基建的重要性,在看待新的基建工程时应更理性。
杰出基建是城市的名片
不断完善开拓香港基建网络很重要,如何让基建与时俱进、加入创意创新元素亦很重要。一项大型基建就是一张城市的名片,建造独特成功者更会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如香港国际机场、港珠澳大桥、高铁西九龙站就是成功的先例。今次中环湾仔绕道亦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酷炫技术与建筑特点,隧道内安装的共8组空气净化系统,每小时可处理540万立方米的汽车废气,可以有效改善隧道内的空气质素,而且,这个净化系统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而为净化系统分别建造的3处通风大楼亦是风格各异,其中位于铜锣湾避风塘的通风大楼「摇曳风帆」,更因其独特的设计感而颇受好评,照片被市民和多家本地及外媒疯狂转载。可见,技术的创新和设计创意在建造一项基建时同样重要,港府在今后的工程项目中亦要继续善于引入新技术和新创意。
多项大型基建的逐一落成是香港不断发展及改善城市生活运营质素的前提保证,港府要继续以创新创意思维开拓基建,完善设施。赵燕玲


下一篇::香港高铁为春运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