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1月09日
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周八骏

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如何解决两国贸易摩擦取得重要进展;在温哥华机场,应美国司法当局要求,加拿大当局拘捕过境转机的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后者未必是美国最高当局安排,却反映自2017年底2018年初以来美国调整其全球战略和对华战略。美国软硬兼施而以强横为主力图迫中国就範,即使2019年2月28日中美能够为贸易战降温,但是,美国遏制中国崛起不会变,其他领域的打压将纷至遝来。

港须同中央保持一致

「孟晚舟事件」涉及香港公司。在美国当局要求加拿大当局拘捕孟晚舟后的第5天,12月5日,美国国务院和商务部高层代表团抵达香港,留至12月7日,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多个部门会晤。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12月10日发布新闻稿称,美方要求港府加强执行制裁,特别是针对违反联合国制裁伊朗和朝鲜的航运活动,并要求港府加强转口管制,防止受管制物品落在未经许可的军事用户手上。该新闻稿未提华为或孟晚舟,明眼人明白,美国政府高层代表团在这样的时间节点访港不无示警况味;所谈议题超越了香港和美国作为两个世贸组织成员双边磋商範畴。

中国政府已要求加拿大当局释放孟晚舟和美国当局撤销对孟的逮捕令,香港必须同中央保持一致。香港会因此承受美国施压。

就在个多月前,11月14日,美国国会辖下「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hinaEconomicandSecurityReviewCommission)发表年度报告,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取缔香港民族党、拒绝香港外国记者会(FCC)第一副主席马凯工作签证续期,以及高铁西九龙站实施「一地两检」等为例,断言香港言论自由和法律自治正被削弱,香港正朝着令人不安(troubling)的方向发展。该报告要求美国商务部检视美国对香港出口科技政策。报告发表后,美国政府即日表示,愈益关注削弱香港基本自由的行为,促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北京秉持「一国两制」的承诺。

美国国会的有关报告实施的是「硬」手段,美国政府高层代表团访港则是採取「寓硬于软」的策略,「软硬兼施」而以「硬」为主,是美国调整其对华战略后的基本策略,也用来对付香港。

慎防美调整对港政策

这是香港自1841年被英国人佔据以来前所未见的新局面。从1841年至1950年,香港受英国管治但是同内地保持密切经贸关係,两地居民自由往来。1950年至1984年,香港受英国管治而被内地当作同西方世界唯一经贸联繫通道,在「冷战」条件下得以左右逢源。从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到2018年初,不管世界发生怎样的变迁,但由于中国改革开放主要以西方国家为对象、中美建交后两国关係曲折中推进,香港即使回归祖国后仍然能够在中国与西方国家关係中担当桥樑角色、起促进作用。2018年是历史性转折点,因为美国开始视中国为其主要对手之一。

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敦促美国政府考虑调整对香港的经贸政策,香港美国商会会长早泰娜(TaraJoseph)对《星岛日报》记者表示,香港不必过分担心,「这是很遥远的危险」。(见《星岛日报》2018年12月10日有关报道)。耐人寻味的,是早泰娜没有排除美方调整对港经贸政策的可能性。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尤其工商财经界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值得香港借鑒的是,11月15日晚,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东盟峰会闭幕式上称,中美在亚太地区竞争,对那些不想在朋友间做选择的东南亚国家来说是「棘手」的。「我们哪边都不靠拢当然是比较合意的情况,但未来在某些情况下,东盟可能不得不二者择其一。」李显龙补充道:「我希望这不会太快发生。」

香港相当一部分居民、尤其工商财经界人士,不希望美国太快调整其对港经贸政策,但是,不能指望美国不会调整其对港经贸政策。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尤其工商财经界应当争取美国不会太快调整其对港经贸政策,但必须同时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应对美国终将调整其对港经贸政策。

上一篇:宿位增面积 无地万万不能
下一篇:【商报时评】调整比例重要 增加供应更重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