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加税害苦基层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6月11日


狮子山学会营运总监 白仲祺

香港政府经常想增加对市民的监管,特别是对于健康方面。例如政府对禁烟的取态,是最想将吸烟率降到零。可是,用法例禁烟,例如增加烟税,会引来走私烟等问题。最讽刺的是电子蒸汽烟,有大量科学证据证明会减低对吸烟者的伤害,但到今天政府依然未令蒸汽烟合法化。

政府常常望向外国,想直接引入外国法例,例如最低工资等,增加对市民的监管。可是,很多值得引入的法例,例如将强制退休年龄往上调整,政府反而不学。香港设立低糖低盐委员会后,令很多市民反感,认为政策扰民,因为民以食为天,政府现在当成年人还是小孩般,连吃什幺都要管。

今年英国政府对市民购买高糖分的饮品增设税项,目的当然是想市民少购买不健康的饮料。可是这些好心的法例,往往带来坏效果。有报道指出,当汽水售价增加时,将令某些市民更大机会购买更不健康的酒精饮品。最重要的是,加税其实会减少市民的选择。很多基层市民,没有资源,甚至没有时间,去预备最健康的食物,他们只想用最经济的办法充饥。我当然不是说无法帮助这些市民,可是靠提高食物价钱,又怎能帮助基层市民?

而且,这些政策永远都是一步步推出。汽水税设立后,英国已经在谈论要禁止其他食物,例如早餐穀物片包装上,不能有卡通人物作宣传。这些政策,是以普通市民不能为自己健康作适当选择为大前提。

看到基层饮食不够健康便加税,让他们买营养丰富的食物,其实只是21世纪版本的「何不食肉糜」。在各国货币政策下,多年维持高通胀,由于基层市民没有楼宇等资产,已经是受害者。现在,连购买食物的简单权力都被剥削,因为简单一句为了健康想,就失去选择权。

垃圾食物或者零食加税,看似帮助市民选择健康食物,但不要忘记,很多科学证明健康的食物,过了一段时间,反而被更新的科学打倒。植物牛油曾经被很多国家鼓励食用,但近年发现根本较牛油更有害。

笔者小学时学的饮食金字塔,鼓励人们多吃碳水化合物,但是近年科学已指出这才是对健康带来坏影响。政府以政策改变饮食习惯,意味比市民更清楚何谓健康,但从历史看来,这些政策错漏百出,反而令市民受害。所以,外国这些坏政策,香港绝对不能学。

上一篇:迟来的公义
下一篇:旺角「杀街」后的出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