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大国重器建设重要力量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5月21日

香港是大国重器建设重要力量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图为特区政府主办的内地与香港创科合作研讨会。

香港工商专联会会长 杨志强

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在港两院院士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促进内地与香港加强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支持香港科技界为建设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习主席考察三峡工程时指出: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复兴,必须靠我们自己砥砺奋进、不懈奋斗。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裏。这启发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尤其是香港科技界,不仅要在国家支持下努力把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而且要在国家的大国重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掌握技术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习主席强调大国重器须握在自己手中,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十分巨大。回顾历史,「两弹一星」铸就了共和国的核盾牌,奠定了中国国防安全的基石,给新中国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和平、有利的国际战略环境,深刻影响着国际战略格局演变,塑造了中国崭新的大国形象。「两弹一星」对中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对于振奋中华民族的拼搏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在现实方面,儘管半导体晶片供应链早已全球化,美国高通、美光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利益巨大,但特朗普政府依然决定向中兴、华为下手,指向事关中国崛起的核心技术元素,明显有发起战略竞争和遏制中国崛起的用意。这种明显的单边主义思维已主导了美国的行动,更显示美国可能意图用强权政治处理经济问题。面对美国来势汹汹的贸易保护主义攻势,国家已做好战略应对,习主席明确指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準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裏。」习主席已经吹响了国家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大国重器建设的进军号角。

香港具备全球创科之都条件

习主席明确指出,香港拥有较雄厚的科技基础,拥有众多爱国爱港的高素质科技人才,这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重要力量。这反映香港创新科技的力量不容低估,可在国家的大国重器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香港科研人员入选国家科技计划专家库的人数已达192人。香港还拥有2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大工程实施的实验中,也有香港科学家身影。由香港理工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力研发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安装于大国重器嫦娥三号的陆器顶部,协助拍摄月貌全景影像,和监视「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运动。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邱建文参与了南海试验性应用航次考察任务,乘大国重器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下潜南海执行科学计划,成为香港科学家的骄傲。

香港已经两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分别由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获得。2013年到2017年5年期间,香港共获得了41个国家科技奖,均为自然科学或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其中13个奖项为香港科学家主持完成,28个奖项为香港科学家参与完成(与内地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香港的大学研究、人才教育培养都排在亚洲前列,与高科技发展做到很好的结合。香港有世界一流的科技基建,拥有数码港、科学园和正在推动中的河套地区「港深创新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创新科技投资蓬勃发展。香港业界在珠三角及东南亚拥有世界级的工厂,以及全球採购及销售网络,拥有完善的资讯科技建设及强大的服务业,并具有邻近庞大内地市场的地理优势。

这些都说明,香港在科技基建,以及基础和应用研究发展方面具有超卓实力,除了具备成为全球创科之都的条件,还可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成为创新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设大国重器的一支重要力量。

上一篇:【香江评论】与印尼共拓南海丝路
下一篇:政府应有创科发展蓝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