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有创科发展蓝图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5月21日


学研社研究员 文武

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14日回应24名在港院士去年6月的来函,表明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为香港和内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贡献。中央支持香港发展创新科技,对香港未来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但香港市民感到欣喜之余,亦对特区政府能否发展好创新科技感到没有太大的信心,香港的创科之路应该怎样走,政府应该有完整的规划。

港创科发展落后

世界各地都在集中力量发展创新科技产业,香港的近邻深圳、广州、东莞等城市,在这方面已走在香港前面,出现了腾讯、华为、中兴等一批大型创科企业。

香港未来如果仍依靠传统的几个支柱产业,显然是不足够的,而且经济结构多元化不足,亦在香港产生较多的社会问题,所以发展创新科技产业,可以说是不二选择。习近平表明支持香港发展成国际创科中心,对香港来说是很大的鼓舞,香港特区政府应把握住机遇,让香港的创新科技发展起来。

特区政府提出要发展创新科技已不是近期的事,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特区政府就提出过,20多年来,先后提出了数码港、中药港等计划,但雷声大雨点小,成效不明显,一些原先规划为创科的项目,最终变成地产项目。而近期提出的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等,题目虽然引人入胜,但仔细了解一下内容,却又令人十分失望,所谓的智慧城市的具体项目,其实内地许多城市早已实现,香港现在才去学习,即使几年后真的学会了,仍将落后于人,所以,有人感慨,特区政府的智慧城市计划,其实只能反映出政府的不济。

特区政府的科技券计划,本是想资助中小微企,但推行了一段时间,同样成效欠佳,申请者不多,成功获得申请的更少。

今年的财政预算案,预留了500亿元用于创新科技发展,按理说,这笔预算比过去多了数倍,应该让人倍感信心,然而特区政府对于如何使用这笔钱,却又未有十分明确的规划,市民印象模糊,尚未看到美好的前景。

发挥所长 补足国家

中央支持香港发展创新科技,但市民对特区政府却信心不足,这不仅仅是基于过去20多年来成效不彰,还因为直至今日,特区政府亦仍未有一套创科发展的完整规划,未能让市民看到前景。对于如何发展香港的创新科技,政府应该给出一个完整的说法。

有意见认为,香港可以学习深圳、广州,扶持一些创科企业发展,甚至直接引入创科企业,但香港土地资源少,做企业的成本高,一些深圳的朋友说,深圳的创科企业都嫌深圳成本高,正在将企业的一部分迁往东莞、惠州以及其他内地城市,想要吸引深圳的创科企业来香港,恐怕没有多大吸引力。再者,内地的科技人才,居住在深圳、广州等大城市,生活条件优越,迁至香港,生活成本上升不少,生活质素却比不上内地,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创科局早前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计划」,配合创科界延揽人才需要,输入海外及内地科研人才,但人才往往是跟随产业走,如果在香港没有用武之地,相信不会有太多人才愿意到香港,所以,空有吸引人才政策,没有完整的创科产业发展蓝图,吸引人才恐怕也不容易。

笔者认为,香港发展创科产业也不是没有空间和优势,最大的优势应为「一国两制」。近期中美贸易战,美国致力压抑中国的科技产业发展,香港作为独立的关税区,在一些创科产业领域,可能具有特殊的优势,如能把握优势,不但能够发展好创科产业,还能发挥香港所长,补足国家所需。

上一篇:香港是大国重器建设重要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