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漏拾遗端平一碗水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3月18日

学研社研究员 文武

预算案虽然动用了超过500亿元的盈余还富于民,减免税费,或派发津助,但仍然引来社会上的一些批评。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承认,预算案中,在丰年时共享成果的覆盖面未够周全,承诺会通过关爱基金「补漏拾遗」。笔者认为,这次「补漏拾遗」实有必要小心处理好分配不均问题,端平一碗水,才能赢回民意支持。

提升政治敏感度

预算案公布后,社会上对「派糖」不均多有议论,认为在人口中佔有相当比例的基层人口未能受益于政府的纾困措施,主要是收入在万多元,毋须纳税,又没有领取政府各项福利金的市民,希望财政司司长能够听取民意,让更多市民受惠于政府的措施。多个政党亦先后要求财政司司长加码「派糖」。

新一届政府开局顺利,社会气氛较为平静,外围及本地的经济情况亦尚算平稳,正处于较好的社会环境之下。政府今年录得1380亿财政盈余,又有超过1万亿的财政储备,原本正好是手中有钱,可以大有作为,积极投入经济民生相关的各项事务,为特区政府下一步施政打好基础的大好时机。但预算案公布后,却引来一些民意反弹。笔者认为,当局在两个方面需要改善:

其一,提升政治敏感度。今年虽然不是选举年,没有全港性的换届选举,但在公布预算案期间,却正好撞上立法会的补选,新界东、九龙西、香港岛,以及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景界功能组别,将各补选一位立法会议员。选举背景下的社会环境,草木皆兵,任何事件都可以迅速政治化,变成选举议题。这次预算案正好被部分议论指犯上了分配不均的大毛病,中产及高收入人士可以从大幅度退税等措施中受益,领取综援、长者生活津贴以及其他社会福利金的市民,也可以额外得到政府的津助,但却有相当一部分基层市民未能得益于政府的「派糖」措施。财政司司长在预算案的这一碗水未能端平,那就难怪要引来社会的议论了。预算案一公布,已有多位参选人以此为题,对政府作出批评,现在「补漏拾遗」,实宜好好应对。

做好政治公关

其二,改善政治公关和期望管理。预算案公布前夕,社会上突然刮起一阵要求全民派钱的风,多名议员突然高调要求全民派钱,这就给社会大众一种错觉,以为政府方面可能有了新的理财政策,倾向于全民派钱。当许多市民以为政府真的有可能派钱时,预算案却无情地扑灭了市民的这一期望,形成了期望落差。预算案公布后,市民透过传媒向政府提出许多疑问,比如,为何不再向公屋居民发放租金津贴,为何不再提供电费津贴,以及为何要免除一年考试费,如何派发一万张海洋公园门票等。政府在这些具体措施上的道理必须讲透,以免引起不满情绪。

当局强调,已委託关爱基金将「补漏拾遗」的工作做得更广更全面,以覆盖预算案未能惠及的层面。希望当局确实做好补救措施,赢回民意,其中的要点,是要着眼于均匀二字。

上一篇:抢人文件算言论自由吗?
下一篇:补选大败 泛民多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