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冰
以创新科技驱动发展,是全球大趋势。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推动创科当然是国策的一个重要部分,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了创新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尤其强调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显然,创新驱动将在国家发展中发挥越来越显着的作用。香港目前在创科方面虽然表现略为逊色,但本身拥有发展创新科技的众多良好条件,还有国家明确的支持,应该好好抓住机遇,将优势发挥出来,全力推动创科发展,使这个领域能融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局,作出独特贡献,分享发展红利,带动香港新的腾飞。
把握优势融入国家
十九大报告从四大方面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举措。一是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二是旨在转化现实生产力、推动经济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瑞的应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三是有利于调动创新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四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当中既有创新的「硬件」建设,也有创新的「软件」建设,仔细对照一下,结合自身优势,不难找到香港的机会在哪里。
归结起来,香港共有三方面显着优势。第一,具有实力强大的高校等研发机构,基础研究实力较强。在6月份出炉的QS2018全球顶尖大学排名中,香港有多达四所大学跻身世界50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等世界顶尖科研机构,均相继在港落户,香港亦汇聚了全球高端科技人才,拥有两院院士超过40人。第二、拥有高效便捷的融资环境,有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调动创新积极性。第三,具备较为有利的公共支撑体系,例如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健全的法律制度、极具吸引力的优越营商环境等,乃发展创科的扎实基础。
香港可谓抓了一手好牌,只要用好「一国两制」,完全有能力成为创科领域内外交流的落脚点。一方面吸引跨国企业、各国专业技术人才和国际资本,另方面引进内地在创科方面的顶尖成果,发挥管理、融资等优势,帮助内地创新型企业发展。简单来说,香港可以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科人才高地,以及科技创新中心、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这是本港与国家同行,深度参与、融入国家创科体系的最佳方式。
急起直追 未为晚也
即使香港创科发展起步迟缓,但只要急起直追,未为晚也。事实上,无论是位于落马洲河套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要发展成世界级科技湾区的目标,都说明国家看到了「香港所长」,并提供不遗余力的支持,希望香港有使命感,能在国家创新科技产业格局下找到新定位,挖掘「自身所长」,服务「国家所需」,这是香港未来的机遇所在。而香港通过加强与内地合作,将创新科技与高端制造业相结合,产学研合一,建立多元化产业,相信也能够成功走出转型之路,为经济注入新动能。
「打铁还须自身硬」,若要达到上述目标,香港内部对于促进创科发展也要有充足的推动力和配套措施。特首林郑月娥在首份施政报告提出投放逾百亿元、八大方面推动创科发展,并定下创科发展目标,在未来5年内,把本地研发开支相对本地生产总值比率,由目前的0.73%倍升至1.5%,展现了政府在参与和推动发展创新科技的决心。下一步的关键,是如何落实在行动之中,香港创科路能否柳暗花明,未来得靠自己掌握。
下一篇::成立公务员学校大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