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社研究员 刘信
早一阵子,中共十九大会议圆满结束,通过了十九大报告和中共党章的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回顾整个十九大会议,其中一个最主要及最值得留意的地方,便是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上的改变。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矛盾论港也适用
对于不少香港人来说,他们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个改变的重要性。其实,这个矛盾判断上的改变,将会使到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和民生政策出现改变。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国民物质生活的水平偏低,所以把精力主要放在发展生产力,招商引资,从而带动快速的经济增长。
30多年之后,我国的经济已逐渐发展起来,国家于是将精力放在「先富带动后富」之上,致力缩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减低社会两极化,确保社会维持一定流动性,以此达致改革开放本来的目标:共同富裕。可以预料,我国将不再一味追求GDP的增长,将会取代和淘汰一些重污染行业,同时透过各种税收、民生、福利和重点扶贫政策,尽量缩窄社会上的贫富差距。
说到这个对于社会矛盾的判断,其实香港同样适用。说得白一点,香港回归20年,所浮现出来的问题,并非纯粹源自反对派的各种胡作非为之上,也并非纯粹源自某些媒体一味「唱衰」香港和祖国,而是香港社会本身存在的主要矛盾,并未获得真正的重视,特区政府则一直沿用港英时代的管治和经济思维处理问题,使其矛盾变得日益尖锐,民怨也因此而积累。
不患寡而患不均
由于香港回归后奉行「一国两制」,维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而资本主义社会的最大一个问题,便是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特别是经济发展越成熟,贫富差距越大,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富人手中,阶级流动性也会变得越来越低。同时,由于香港土地供应长期短缺,加上楼市的投机炒卖活动,不但中产买不起楼,房租飙升也使穷人生活百上加斤,社会怨气因而累积。
在《论语季氏》中,孔子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正是香港现时主要矛盾的真实写照。社会财富两极化、阶级流动性降低,贫穷人口出现跨代贫穷,使到香港的阶级矛盾变得尖锐。正因如此,反对派才能够蛊惑人心,将社会的问题归咎于所谓政制的民主程度,或者将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香港跟内地之间因融合而衍生的一些摩擦之上。
是故,搞清楚香港社会真正的主要矛盾是什幺,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香港问题。香港社会的主要矛盾,正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让香港的老百姓,特别是草根阶层,打拼看得到盼头,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生活质素不会因为通胀而日渐降低,才能从根本上减低反对派的政治影响力。
下一篇::反对西九「一地两检」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