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空间聚人才聚理念聚商机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11月05日

今日时报评论员
李明生

提供「共享空间」(co- working space),终于成为港府推动创新创业的一项措施政策。继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后,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昨公布「青年共享空间计划」详情,目的是以民商官三方协作的模式,邀请业主为青年提供不多于市值租金三分之一的共用工作空间或艺术创作室;他透露,首阶段的共享空间涉及多达9万平方尺,将于明年上半年陆续推出,而第二期计划将于2018/2019推出。新措施不单有助带动社会各界支持青年人创新、创业的风气,各行各业之中并以创科产业受惠最大。

在香港这个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青年从来不乏创作;然而,全球数一数二昂贵的商厦租金,却造成了香港创业艰难、青年创意难伸之窘。「共享空间」的一大优点,正是大大降低创业门槛,透过共享资源来减省成本,而新措施的入场租金更设上限,无疑有针对性的解决了租金贵以致创业难此一长期困扰香港的问题;毫无疑问,这乃鼓励青年创业及发挥青年创意的绝佳办法,非常适合香港这个寸金尺土的城市。再加上,现时炙手可热的创科产业,起初所涉人数往往不多,好像Facebook在创办头两年的员工就不逾廿人,另外其他不少创科「独角兽」情况亦然;是故,创科产业也非常适合在「共享空间」发迹,新措施对推动本港创科发展无疑是支上佳强心针,而同一道理亦适用于艺术工作等创业模式。

「共享空间」的另一好处,乃让不同创业单位共冶一炉,发挥了聚人才、聚意念、聚商机的作用。事实上,硅谷之所以成功,原因之一乃聚焦放大了协同效应,许多「IT人」都在当地咖啡店碰面时碰撞出新意念及新商机来。香港青年素来谂头多多,让这批创业者聚在「共享空间」互相交流,实有利于建立人际网络并拓展合作关系。此外,青年创业家得以聚集一起,亦有助政府针对照顾及回应他们需要,例如提供培训支援、物色投资者,以至协助进驻内地市场等等;今日深圳已作为世界一流的创科中心,港深之间倘能加强合作互补不足,包括将供应链串连起来,以及挖尽两地市场需求等等,都有利双方创科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共享空间」首批供应堪称超标,不但较施政报告所说的6万平方尺目标多出50%,面积庞大之余,10个工作间还分布于港九各区,诚可有效满足到不同青年创业者的需要,由供应总量到供应类别都难以言少。展望将来,由物色更多有善心愿意少收租金以帮助青年创业的业主,到研究透过政策诱因以吸引业主参与计划等,在降低创业门槛、鼓励青年创业、推动创产发展,以至促进两地合作等方面,港府都应该继续有所作为。

特首林郑月娥强调,政府新角色包括「促成者」和「推广者」;要争取「青年共享空间计划」的效益最大化,当局还须致力增加供应、拓阔需求、完善配套、深化交流,为香港创业者提供更佳的平台。这样的话,必定能助香港青年进一步发光、助香港创科进一步发亮。

上一篇:国歌法亟须在港实施
下一篇:施政报告亮点凸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