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施政报告解决房困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10月15日

文 | 香港华人革新协会副会长 文满林

今日,林郑特首发表她任内首份《施政报告》,备受社会各界和广大普罗市民的关注和期待。在这之前,社会不少政党及民间团体劳工阶层工会组织,为林郑首份《施政报告》提出不少意见、建议和诉求,期望林郑能把他们的各种各类的诉求和建议写入《施政报告》中。更期待林郑特首在未来五年任期中逐一解决和达致他们的有关诉求,或是得到关切和回应。

作为劳工阶层的基层市民,首先最关切的头等大事,就是当前楼价及租金问题。最是影响市民生活的迫切问题,直接沖击香港80%以上普罗市民的民生大事。可谓百事之首,重中之重。较早之前,拥有40多万基层劳工会员的工联会就此向林郑提出有关诉求和建议。值得特首林郑慎重考虑和重视。一是工联会不但代表40多万基层会员的迫切訢求,更是代表全港数百万基层劳工市民的呼声,佔全港人口三分之一以上,不能等镕视之。

考虑是否实施「租管」

笔者非常认同和支持工联会提出的三大诉求及建议。一是提出租金津贴;二是实施租金管制及物业空置税;三是在立法会提交私人条例草案抑制业主滥收水电费图利。

个人认为,实施「租管」是有效抑制租金飞涨的首要措施。当下租金与楼价「齐飞」,令到数以千计万计的基层劳工市民,尤其是数以10万计仍未「上楼」入住公屋的市民可谓百上加斤,苦不堪言。无论市区或新界乡村市镇的房租租金有升无跌,有加无减。而且加幅往往难以估计,两年加租10%、15%已属最低,有些业主每每加租20%、30%。住客无可奈何,一是任由业主「宰」,一是到别的地方温屋租。其实无论搬到哪里都一样,由市区搬到新界也好,或是由新界搬到离岛也好,都逃不了捱贵租的命运。故导致基层劳工的生活不但得不到实质改善,甚且是每况愈下的趋势。加剧贫富悬殊,政府有需要实施「租务管制」,限制业主加租上限不得超过某一规定比例。这才有效保障数以10万计等候入住公屋的基层市民、夹心阶层人士的切身权益,减轻租金沉重负担。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港英政府也曾实施「租管」措施,原因是那年代公屋少,劳工市民租住私楼房间数量多。实施「租管」起到实际作用。至后期,由于公屋兴建和供应增加,港英当局才在八十年代中放宽「租管」。时至今日,从申请轮候公屋人士家庭的数字来说,直迫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情况,而且租住私楼包括浻房的市民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期望特首林郑以予深切关注和重视,对实施「租管」作出考虑。

提供租金津贴减负担

其次是工联会向政府提出「租津」诉求。在「租管」还未得到落实之前,向租住私楼包括浻房的人士家庭提供租金津贴,未尝不是一个折衷的「补救」做法。尤其对轮候多年仍未上楼的申请人士家庭。至于每家每户每月津贴金额多少才合理,可以透过谘询和研究才实行也不是问题。提供「租津」的效果当然不比实施「租管」彻底,但对大地产商及大业主利益没有实质影响。相信会得到社会认同和接受。政府只需提供财政资源就是。在目前政府库房储备较丰裕的情况下应不是问题。从某种意义和角度来说,无论推行「租务管制」也好,或是提供「租津」也好,都对特首林郑及「新政百日」起到喝采和点赞效应。当然,对数以十万计的基层劳工市民,尤其等候「上楼」多年仍未入住公屋的人士家庭更是喜出望外,开心不已。毕竟,解决租住昂贵负担是他们心头大石,也是解决和改善生活的一大首要项目。

万千基层劳工和数以十万计轮候公屋还未上楼的人士家庭翘首以待,静候特首林郑为我们带来一份喜人的消息,一份社会认同和欢迎的《施政报告》。

上一篇:香港药物政策须与时并进
下一篇:施政要事不避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