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 李秀恒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发表其上任后第一份施政报告,果然是新人事新作风,为了节省立法会和公众的时间,她只是宣读施政报告的撮要,共8600多字,40余分钟便读完。至于4万多字的报告全文,则摆上网让有兴趣的人士浏览。
坚决推行「一地两检」
特首在立法会宣读的虽然仅是撮要,但内容精简而丰富,很清晰地阐述了她的治港风格:「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政府要政通人和,关键在于能否坚持「唯民是保」。所谓「唯民是保」,典出《孙子兵法》,论述将帅领军之道。当中提到:「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意思是指领军打仗要讲求进退有度,进并非为了谋求胜利的名声,退亦不回避别人的怪罪,而是心中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保全百姓,一切以大局为重,这样的将领实在是国家之宝。「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这八个字,就包含了「唯民是保」的精神。
特区政府就是极需要有这种精神,才能抵住社会上一些逆流,带领香港重返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正轨。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香港高铁正争取明年第三季通车,而这条连通内地逾2万公里高铁网络的铁路,如要发挥最高效能和方便港人出行,「一地两检」是理所当然的安排,但有政客刻意把问题政治化,把这项明明利民的措施,说成是「割地自阉」,破坏「一国两制」,违反基本法等,以连篇歪理来混淆视听,阻挠「一地两检」。所以,特区政府只要认定高铁实施「一地两检」对港人是最有利的,就要抱着「事不避难」的精神,顶住社会上一小撮人的中伤和谩骂,坚决推行。
除了治港理念,特首亦花了不少篇幅讲述房屋和经济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均切合实际。作为工商界,相信很多中小企最开心的是林郑果然兑现竞选时的政纲承诺,实行税务宽减,企业首200万元利润的利得税率降至8.25%,减幅比她在政纲中提出的10%更大,这对一些靠薄利多销的中小企来说,可说是甘露。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本次提出的经济发展措施,皆合适且合时,十分切合香港在当今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之下的角色。例如施政报告中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国策,并且相应增加设立海外办事处,以便把握住「一带一路」这个未来区域发展计划的先机,推动香港成为「超级联繫人」。而在创新科技方面加大投入、鼓励创意行业的发展(包括设计、电影等),亦是顺应了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潮流,鼓励这些相对后起的产业,能够在港蓬勃。
喜闻扩建会展计划
让我感到最意外惊喜的是,林郑表示政府也意识到要急于扩建会展场地,经详细研究后,认为首选是将湾仔北会展中心毗邻的三座政府大楼拆卸重建,并将新址与现址改建连结成为可互相通达和连成一体的会展新翼。初步估计,新增的相连会展设施面积约23000平方米。设施上层可建酒店,作为会展相关设施,亦可建甲级办公大楼,增补市场不足。
何解我会感到惊喜,因为数年前,我已多次就扩建会展提出意见,认为扩建无须舍近图远,在湾仔会展毗邻便有现成的土地和建筑物可以考虑,那就是位于会展旁边的税务大楼、出入境事务大楼和政府综合大楼。因为特区政府已计划把该三幢大楼内的所有部门都迁走,以腾出这片「地王」作商业用途,以期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既然如此,当局何不考虑把该三幢大楼加以改建,作为扩建会展之用?该三幢大楼与现时的湾仔会展近在咫尺,且所处位置已有成熟的交通配套设施,包括地铁和巴士站等,加上将来湾仔绕道开通,疏导车辆和人流都没大问题。想不到,今届政府的扩建会展方案,竟会如此澸合。
下一篇::承前启后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