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业人士协会会长 陈建强
由网络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推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结构优化起着积极作用,催生多项新产业,成为经济新增动力来源。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电子支付、电子商务、共享单车与高铁,成功推动中国经济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中高速增长。不过,相比起内地电子货币的发展,香港逆势滞后,仍停留在20年前,继续以八达通及现金为主要交易方式。
1997年,香港推出的全球首张基于NFC技术的八达通,一度领先全球电子支付市场,吸引了不少外国政府及企业来港「取经」。然而,面对智能电话及网购技术,以至多元化电子支付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香港却是不思进取,在八达通之后再无革命性发明。这与内地在包括公共交通工具、食肆、报亭,甚至连行乞者等各生活层面,都会用上电子支付的情况,形成强烈的对比落差。
自金管局去年发出首批储值支付工具牌照后约1年,现金仍然占私人消费开支约四成,八达通约占5%,而其他电子支付如TNG、Tap Go等与易办事(EPS)则合占5%。据局方数据,今年第二季,储值支付工具交易量14亿宗,按季升不足1%。
穷则思变,香港电子支付市场的留白,正好蓄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事实上,推动金融科技,建立成熟的电子支付市场,对促进本港经济长远发展、孕育经济新增长点、带动跨境金融和贸易服务,起着关键性的提引助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打造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发挥本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功能与角色,併轨国家经济发展的快车。
不能再以小政府为藉口
为什幺香港在这方面由领先变滞后?原因复杂纠缠。目前要做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前瞻思考迎头赶上的新出路,避免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大潮之中脱队。最近,长和与蚂蚁金服合资营运电子钱包「支付宝HK」,预期可以解决新竞争者「线下支付场景不够多」的局限,为本港电子支付市场注入新动力,促进支付工具普及应用,还有助于推动本港金融科技与创新发展,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至于政府层面,则须认真研议如何担当更积极的推动者角色,包括在政策上拆墙松绑,减免对电子钱包储值和提款等限制,并应尽快落实「快速支付系统」,打通所有银行帐户及电子钱包,实现即时跨银行支付转帐。同时,要加强对网上私隐的维护和防堵网络罪行。同时,要增发更多电子支付工具牌照,促进行业竞争,再通过减费去吸引市民参与。政府不能再以「小政府」为藉口,坐看香港继续滞后。
下一篇::港藏家珍品京特展深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