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置上车盘的问题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9月24日

狮子山学会营运总监 白仲祺

特区政府公布政府建筑首置上车住宅楼盘,为未曾买过居屋或私人物业的人,提供首次置业的机会。究竟政府有没有帮人置业的责任,暂时不提,现在只想问究竟政府推出首次置业的住宅楼宇,想解决的问题是什幺?

现时政府公营房屋,分公屋及居屋两种。公屋是租用形式,而居屋是资助形式,让合资格人士以低于市场价买入。居屋业主如果想将单位自由租出或卖出,只须补回相差地价。而当局公布的首置单位,对象是收入高于能够买入居屋的人士,亦即每月收入5.2万至7.2万元的家庭。有关计划是以「官商合作」形式进行,政府不主动参与建筑,而是在买地地契加上只能将单位售予首次买家等限制,由私人发展商投地建筑。

其实政府对私人住宅楼宇加入限制,让首置买家得到优待,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辣招正是以此模式进行。当然辣招并不禁止拥有多于一个物业的业主买入单位,而只是要向他们徵收较高的税收。政府推出的首置上车盘,基本上等于加入一个无限价钱的辣招。

究竟辣招无限大,对于买家是好是坏?这视乎买家对于资产增值的预期是什幺。虽然买入时,不用和其他已经拥有楼宇的买家竞争,意味能够买入首置上车盘的买家有限,价钱亦低于其他住宅。但如果楼价继续上升,上车盘由于供求的数目较少,价钱上升亦较少。而若楼价下跌,业主想将单位卖出,合资格买入的人士一样较少。如果遇到下一次金融风暴,楼价大跌时,还会有人对买入和卖出都受大量限制的首置上车盘感兴趣吗?

政府推出首置盘,是基于认为价格管制能够帮助业主。狮子山学会当然强烈反对这种思想。要让香港人更容易成为业主的方法,是减少干预。当然楼市多年上升,想获得大量折扣做业主的人自然多得很。可是,这政策制造一个明显的陷阱。这些大量限制的住宅,在跌市时,将会毫无承托力。

政府可能要设立政府回收的低价,让业主能获得升幅,但同时不用怕价钱下跌的风险,变相输打赢要,对其他人极不公平。

这个首置计划,将辣招的坏处无限放大。到最后,真正想投资住宅,想享受资产增值的人,不会感到兴趣。

上一篇:「港独」无讨论空间
下一篇:「1+6」会议凸显中国角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