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需要一地两检?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7月30日

夏言冰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西九总站「一地两检」方案,25日正式公布,根据方案,将会以租赁形式,把大约四分之一的高铁西九总站租予内地,成为内地口岸区,适用内地法律。通关方面采用「同层两检」模式,市民和旅客只需在同一楼层,便可完成入境或出境手续。港府表示,会以「三步走」方式实施「一地两检」,包括:一、内地与香港达成《合作安排》;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批准及确定《合作安排》;三、本地立法。

法律上站得住脚

西九总站「一地两检」由提出到正式公布方案,近七年的时间内,特区政府与内地部门进行了长期、深入、细緻和反覆的讨论,耗时费神,煞费苦心,原因无他,就是为了确保在法律上符合「一国两制」原则,符合基本法,又做到最便利乘客,在执行上清晰可行,能够最大程度发挥高铁的效能和效益。事实上,不少港人现时亦经常通过「一地两检」,在深圳湾口岸通关,比皇岗口岸要上车再下车的做法方便快捷得多,又例如连接英法的高铁「欧洲之星」,英法互派执法人员,实现旅客在始发站提前完成办理出入境手续,证明「一地两检」切实可行。只不过,由于涉及内地人员在香港境内执法,牵涉两地法律,本港一些人对西九站实施「一地两检」确实存有疑虑,担心影响「一国两制」,故在设计相关安排方面要非常谨慎,在细节上释疑,以得到公众信任,推动顺利完成本地立法。

现在,高铁香港段以「三步走」方式实施「一地两检」,找到了法律上的解决办法,市民在法律层面上如果有什幺不解或质疑,完全可以提出,特区政府也有责任向公众做好细緻深入的解释工作,将当中的法理说清楚,讲明白。至于方案有可能遭到司法覆核的挑战,相信政府有充分的预估和準备,在法律上完全站得住脚,不然不会拍板通过有关方案。

着急在意的不是内地

不过,以本港现时的社会氛围,法律原则及相关的技术性问题易说清楚,涉及的政治层面及认受程度才是最大困难,否则「一地两检」不会被形容为非常敏感的「政治炸弹」。反对派除了自说自话质疑「一地两检」的法理基础,更喜欢危言耸听,什幺「方便内地执法人员在香港抓人」、「割地论」、「削减港人权益」等纷纷出炉,将「一地两检」泛政治化及高度阴谋化。尽管律政司司长袁国强主动回应,强调「内地口岸区」是以租赁的形式予内地,不存在割地的元素或效果;「一地两检」安排下,乘客通关时权益不会有任何改变,不会削弱港人的权益;又对有指今次的做法开一个坏先例,将来或有更多香港地方划为内地管辖的说法,明确表示落实「一地两检」绝对不是中央的指令,而且是香港及内地双方同意,唯一的原因是高铁的效益。但观乎香港社会的反应,仍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可见政治争议无可避免,政府势要打一场民意仗。

其实,港人看「一地两检」,有时可站在内地的角度想想,才不会失之偏颇。只要搞清楚,推动「一地两检」,到底对谁更有利?是香港的需要,还是内地的需要?如果「一地两检」不能完成本地立法,谁会受到更大损失,谁会觉得更多不便,谁会感到更不耐烦?正确回答上述问题,有利于釐清事情的本质,有助看问题公正客观。如果有人因为「自己吓自己」,真要像反对派所说的「宁愿不要经济效益和交通方便」,这无疑也是一种选择,不过吞咽苦果的一定是香港,而着急在意的不会是内地。

上一篇:以信任化解一地两检问题
下一篇:一地两检理所当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