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两检理所当然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7月30日





香港专业人士协会会长
陈建强

经过与内地部门多年的反覆研究磋商,高铁「一地两检」方案终于揭盅,主要是在西九龙总站辟出部分範围以租赁形式列作「内地口岸区」,容许内地人员按内地法律执行包括清关和检疫等工作。方案出炉后,反对派提出多项稀奇质疑,并扬言发动民意战,但这全属为反对、为拖延而创造出来的伪命题。若不想高铁「被废武功」,「一地两检」,理所当然!

为经济效益而实行

反对派指「一地两检」不符合基本法、破坏「一国两制」、损害港人权益,并提出所谓「割地」、「自阉」、跨境执法,以及「借得一次以后任借」等质疑,实是捕风捉影。本来,香港与内地的法制有差异,难免会有一些疑虑甚至误解,政府有责任审慎研究、仔细琢磨,社会各界亦有责任讲事实、摆道理,而不应将一些技术操作层面或涉及法律差异的问题上纲上线。

须强调,实施「一地两检」的唯一原因,是要将香港和内地的高铁网连结延伸,最大程度发挥高铁应有的快速便捷效益。当中的效益,不仅是香港与内地城市「点对点」式的交通时间,而是透过全国逾2万公里高铁网络贯通连接数十以至逾百个大小城市,进而在「一带一路」推动下延至东南亚和中亚区,在便利民众的同时带来经济飞跃,持续保存地区枢纽的地位,并让香港的经济民生发展紧扣区内的发展大潮和机遇。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一地两检」,理所当然。

至于口岸执法安排的主要目的,是打击恐怖、犯罪及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不会对一般市民带来困扰。「一地两检」正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在基本法第二十三条仍未立法的情况下,反恐护国安的合适安排。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一地两检」,理所当然。

摒弃泛政治化思维

事实上,美加、英国与法国和比利时都有施行「一地两检」。连不同主权国之间都有折衷安排,反对派却反将「一地两检」提升到政治冲突的层次。香港既可因「一地两检」而租深圳湾口岸部分範围,亦在深圳河「拉直」后多得87公顷的河套区土地。今天,香港因应高铁「一地两检」而将部分车站用地租予内地相关部门,理所当然。

香港特区的範围是根据国务院第二二一号令讲述,基本法本身和香港本地法例均没有定义香港边界,而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大常委会依照基本法第二十条授权特区政府落实「一地两检」,特区政府将高铁香港段总部的部分用地划作「内地口岸」。从法理和行政伦理的角度看,「一地两检」,理所当然。

过往,反对派为求一己政治利益,抱持「宁守差异、不要合作」的对抗性撕拼,令香港一再错失发展良机,教训深刻。所谓路通财通,只有「一地两检」,才可让高铁搭载香港接通内地发展的大机遇。从两地共融的角度看,「一地两检」,理所当然。

大家都必须摒弃泛政治化的思维,从务实变通的角度重新出发,确保「一地两检」的安排在基本法的原则下,回应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

上一篇:谁需要一地两检?
下一篇:莫因私利拖垮民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