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对一国两制的四个自信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6月18日

民建联中委新社联总干事沙田区议员
李世荣

张德江委员长在北京出席「纪念香港基本法实施20周年座谈会」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回顾了《基本法》的起草,总结了《基本法》的实践经验,并对深入推进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贯彻实施提出了几项重要建议。有分析指出,这是回归以来,中央领导对于《基本法》实践的最完整论述,其重要性及指导意义甚至较「一国两制白皮书」还要高。笔者留意到,张德江委员长提及绝不能动摇对「一国两制」的信心,更要坚定对「一国两制」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此,我感受特别深刻。

莫因波折损信心

香港特区行政区成立20周年以来,取得了客观的重大成功,社会制度及生活方式基本保持不变,繁荣稳定基本保持,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旅游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国际竞争力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然而,实事求是地看,香港在过去20年也经受了不少风雨,先后遭遇两次由外围金融冲击引起的经济危机,非典型肺炎的侵袭,以及日益严重的「泛政治化」问题等。尤其是「泛政治化」问题,社会纷争不已,大大影响特区政府的施政,拖垮特区政府的行政效率,使到愈来愈多市民对香港未来的发展感到忧虑,甚至对「一国两制」的实践感到动摇。

不过,正如张德江委员长所指出,「一国两制」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依循,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故此,香港现时面对一些挑战和问题,是必然的,不必因此而丢失对「一国两制」的信心。事实上,试想一下,世界上哪一个社会是没有社会政治或经济问题的呢?西方的普选及资本主义社会岂不同样是百病丛生吗?

「一国两制」具优越性

回归20年来,香港维持繁荣稳定,保持国际城市的地位,已充分证明「一国两制」的优越性及生命力。在道路上,一国两制作为香港的社会政治路径和模式,是行得通的,回归20年来,香港一直在进步和发展;在理论上,「一国两制」及《基本法》成功整合了一国与两制,使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成功融入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祖国,让香港充分发挥一国之本与两制之便,反映了一国两制理论上的包容性;在制度上,「一国两制」构思和《基本法》充满生命力,不断克服《基本法》实践时所面对的新问题,中央及全国人大充分发挥作为政治及法治监督者的角色,在确立中央权威之余又不损害香港的高度自治,体现了「一国两制」的优越性;在文化上,「一国两制」及《基本法》深入民心,广受国家、港人与国际社会高度认同,港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及制度基本保持不变,香港仍然是东西文化包容并蓄的地方,我们对「一国两制」应有文化自信。

笔者认为,我们应多宣传「一国两制」下的四个自信,让更多人认识到「一国两制」的优越性和伟大构思,增强市民对「一国两制」与香港的信心!

上一篇:黎智英就是碰不得?
下一篇:香港前途繫于国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