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降低租金成本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6月18日

李明生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公布最新全球竞争力排行,香港蝉联榜首位置,充分证明香港竞争力获得国际肯定;然而,对于本港在生活成本方面,竟然敬陪尾二之席,问题就值得社会各界关注。

租金贵非好现象

的确,经济繁荣的因,带来了租金昂贵的果;也就是说,租金昂贵,变相也是经济繁荣的反映。这个观念,得到社会人士的共鸣,有的甚至认为,租金愈高就愈反映香港经济强劲。可惜,正正基于如斯错误观念,不单止将问题合理化了,当局亦因此不以为然,一直以来均没采取什幺积极措施正视处理。

毋庸置疑,以上状况绝不健康。譬如说,一个孩子因为常常阅读,所以近视眼镜愈来愈厚;作为家长,岂不应该千方百计地阻止他近视不断加深?因为,近视乃副作用,完全不可喜。难道说,家长会夸赞孩子的厚眼镜,乃至看见眼镜愈厚就愈满意?香港租金昂贵的问题,道理如出一辙。

的确,香港生活成本愈来愈高,IMD已经敲响警钟,排名尾二竟跟榜尾委内瑞拉比肩而立,实在教人情何以堪!委内瑞拉的窘况,乃经济危机及恶性通胀所致;好像厕纸、药物、糖等基本物资,也见供不应求以致严重短缺,价格亦因而失控飙升,IMF便预料当地今年通胀将达1600%!相较之下,香港租金昂贵则是经济繁荣的副作用,情况明显不同;可是,面对同样供不应求、价格因而失控飞涨的物业价格,IMD便指本港住宅及办公室的租金分别较平均基準高出186%及197%,高昂的成本难免对竞争力构成负面影响。

增加供应利经济社会

过去,香港向以简单低税招徕,措施固然有利拉低企业经营成本,吸引外资来港。可是,对于初创及中小企业来说,简单低税的正面作用恐怕微乎其微,因为租金占盈利的比例难免高于税务占比,相关问题很大程度已令香港的创业精神长期不振。进一步言,就连大型企业也愈来愈感到经营成本上涨之痛,尤其见诸零售业方面,好些国际品牌便因抵受不住高昂舖租而相继撤出本港,相关舖租亦应声大劈逾半以上。的确,本港住宅和办公室的租金都理应回落,虽则根据IMD分析,即使回落一半可能仍较平均基準为高!

试想,香港生活成本既然如斯偏高,但依然成功保持全球竞争力第一的宝座;倘若成本高昂问题得以改善,香港岂不如虎添翼?重要的是,这对推动企业盈利和人工上升,都有望带来相当刺激作用,政府的利得税和薪俸税等收入,也必然会水涨船高,继而可投放更多资源到教育、医疗、社福等方面。何况,如果政府加推住宅和办公室的土地,不单有助拉低租金,亦将增加库房卖地收入。可以看到,政府积极理顺住宅和办公室的供不应求问题,对整体经济民生而言实有莫大裨益。反之,租金下跌的唯一输家,大概只有一众持有物业的既得投资者罢了,尤其是办公室、店舖等不同于住宅,绝大多数业主均为专业投资者而非一般市民;当然,在引导租金下跌的同时,前提必须是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总之,必须釐清经济好不必然导致租金贵,因为租金贵只是一个副作用;有此认知之后,有关方面便须千方百计地通过增加供应来降低成本。唯有如此,才可纾缓经济民生的困难,而香港竞争力亦将更上层楼。

上一篇:港青共圆中国梦
下一篇:感恩与喜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