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业人士协会会长 陈建强
今年为香港回归20周年,而青年人则是建设香港未来的中坚力量。中联办主任张晓明特别指出,香港青年要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就要正确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正确认识香港与国家的关系,要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国家观念,以及盱衡全局的国际视野;否则,任何梦想都会沦为幻想,甚至犹如无根浮萍般飘泊。
青年应该有梦想
张晓明在出席一个以「为梦想出发」为题的青年庆回归活动时,引述国家主席习近平早前勉励当代青年应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励志勤学、刻苦磨练,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他说,香港回归前后出生的一代人,正在成长为香港青年的主体,即将肩负起在「一国两制」下管理与建设香港的重任,应一同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正所谓「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鹹鱼有什幺分别?」青年为追逐梦想而付出心血和汗水,都是应该的,但若空有梦想而方向迷失,一切都是徒然,甚至会走上歪路。张晓明指出,只有胸怀祖国,认识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了解国情,包括了解国家的最新发展情况和重大发展战略,香港青年才能有大志向、大格局,才能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势的同时找準香港的战略定位和比较优势,从而更好地扩展香港和青年自身事业发展的空间。
毕竟,理想也好、梦想也好,若是「离地」,就是妄想。近年来,本土分离主义在香港愈益放肆,并对部分青年「播独」和「洗脑」,假本土之名行分裂之实,甚至将依法守法扭曲为违法达义、勇武抗争,更公然将「港独」信息带进议会和学校,公然对特区管治和「一国两制」挑机,冲击政治红线。更须关注的是,部分愤青误将本土与抗中和反对特区政府画上等号,这既是无知,更是玩火和对国家民族的叛逆。
用好一国两制优势
必须强调,《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本土和爱国从来是相辅相成,不存在矛盾冲突,但当中有层次高低,无论是按宪政和实际,没有国家何来本土?「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这是人所皆知的道理和现实。时代巨轮既已迈步,纵使有人不高兴,也不容任意泼污丑化,香港更不容任意虚耗「一国两制」及国家政策优惠的近水楼台优势。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优势与困境,不应当简单地拿两代人来作比较,但说到底,「一国两制」是香港作为特区永续传承的宪政支撑,亦为香港青年实现梦想提供了最佳环境,在这基础上,只要青年有正确的观念和广阔的眼界,不受本土分离主义所误导荼毒,充分用好「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就能以超越狭隘的更高眼光看待自己所处的社会,就能为港为国贡献才智,实现青年梦,共圆中国梦。
下一篇::千方百计降低租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