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公园不应动不得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6月07日

章宜

政府研究在大榄郊野公园及沙田水泉澳恏附近的马鞍山郊野公园边陲土地兴建公营房屋,有关消息才披露,即遇到反弹。爱护郊野公园、致力保育的人士纷纷反对,这也是意料中事,事实上,有关在郊野公园建屋的建议也不是第一次提出,反对的声音一直都存在。不过,大家借这个机会,也要反思一下,到底这些反对是否理性,值不值得坚持下去?政府则要思考,如何平息争端,达成共识,解决香港缺地的问题。

香港住屋难是不争的事实,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5平方米(161方尺),东南亚都没有这幺样的,回归以来一直都没有改善。居住条件固然欠佳,要拥有居所也殊为不易,青年间瀰漫着上车难的不满情绪,已成为足以激发矛盾的社会问题。可是,提到觅地建屋,却困难重重,填海、开发棕地和郊野公园等提议,无一不遇到阻力,给人的感觉就是,又要有得住,又不肯拨地出来建屋,显得颇为矛盾。

觅地建屋种种阻力,皆缘于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生态环境日益重视,香港的郊野公园就更被视作宝地。可是,保育与发展始终要得到平衡,不能为了环保而刻薄了人的居住需要。这个道理很显浅,大家都明白,问题是,怎样才称得上平衡,却没有一个準则。于是,政府有一套道理,劝说人们要适度发展;环保人士也有一套道理,劝说政府注意环保。总之就是各说各话,大家说的话都很漂亮、很有道理,但大家都说服不了大家。

当务之急,特区政府其实要务实一点,根据现时的人均居住面积水平及人口,推断香港需要有多少土地建屋,决定要填多少海、在哪些郊野公园地段建屋、发展哪些棕地,由此为香港的人口规模封顶。这样,大家都知道要发展到什幺地步,保育到什幺地步,心中有个底,自然可以减少争拗。

上一篇:正本清源 廓清迷雾
下一篇:重弹自决显无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