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学会营运总监 白仲祺
最近狮子山学会举办了一个奖学金计划,在今年暑假将选择3位本港大学生,送到美国几间不同的智库研究实习。学生参加这个计划,需要提供一个香港政策的改善建议。其中一位学生,建议增加香港直接资助计划的幅度,目标是增加学生在学习上的灵活度,从而令学生、家长和学校能够拥有更多选择。香港的教育政策是令很多人非常不满的政策环节,「填鸭式教育」是普遍市民对于现行制度的评价。这位学生明白狮子山学会的使命,就是透过运用市场的力量,增加市民的选择,从而改善制度。
现在的直资制度在1991年设立,目的是为了满足私立学校和资助学校以外的教育需求。直资学校与传统学校的分别,在于能就学生的需要,制订较个人化的安排,而且在收生上亦较灵活。虽然直资学校收取政府资助,但亦收取较高的学费。如果香港有多些直资学校,每一间学校可能教育安排稍有不同,但整体来说,会为学生的教育提供更多选择。而增加竞争,亦能令这些学校有减低学费的诱因。
现时在国际学校,很多学生选择考取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IB)国际文凭,令他们能够较易到外国升学。而一些直资学校,亦有学生选择考IB,满足学生的需要。可是,由于现时直资学校数量较少,只集中在传统名校,而进入这些学校,门槛高,需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令较富有的学生更容易达到收生标準。如果直资学校的数量增加,便能增加不同种类的学校,令经济受限制的学生亦较有机会就读。
增加直资学校,与狮子山学会一直以来的理念相近。与任何行业一样,只要改善机制,提供空间,增加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就能增加学校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的诱因。香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社会问题,就是香港人对教育制度的不满,如果有机制能够改善制度,相信能有效改善香港人的生活质素。有竞争才有进步,直资学校让学校能选择较适合学生的方案,另一方面,学生亦可以「用脚投票」,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为自己的教育作出安排。
下一篇::正本清源 廓清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