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雍
中央殷殷寄望香港抛开政治争拗,专注发展经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近日与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会面时,也提到有关计划。在这样的指引下,特区政府自是全力响应。现任政府虽即将卸任,却不hea住做,即马不停蹄地考察大湾区,并预计6月底前就大湾区规划事宜,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交意见。这无疑是为下任政府做好急先锋。
互补互助整体得益
所谓湾区,是指环海城镇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由此会衍生经济效应,如美国的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是其中表表者。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与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预计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经济带,可与国际知名的湾区竞争,发挥强大的竞争优势。
湾区强调高度的区域融合,形成密不可分的生态系统,故此,粤港澳的联繫必须加强。随着港珠澳大桥的落成和高铁通车,当可有助达成目标。问题是,香港与内地毕竟有区隔,高铁一地两检的难题尚待解决,特别需要全社会放下政治争拗,实事求是,这样,什幺都容易办到。否则,粤港澳虽是紧邻,但也是重重阻隔,不利于融合互通,对于打造湾区经济大大不利。
湾区的城市中,各有优势和特点,比如深圳优于创科产业,香港以金融见长,必须在各自精采之余,互补互助,才能产生经济效应,使整体得益。好像香港和深圳在落马洲河套区发展创科产业,香港强劲的科研实力与深圳创科产业相结合,当能大放异彩。这就是互补互助的最佳路径,寄望有关合作能圆满成功。
打破隔阂民心相通
要城市间互补互助,必须谦和礼让,不必事事较劲、斤斤计较,避免恶性竞争。过去,由于历史因素,香港一直领先于其他湾区城市,现在也享有「一国两制」的优势,而大湾区在「十三五」规划中属《港澳专章》,亦凸显了香港在规划中的领导地位。不过,香港要戒骄戒躁,要懂得支援其他城市。
香港的优势是金融,自然要好好发展,成为湾区的集资中心,帮助湾区谋取发展。香港是国际城市,比其他城市开放度大,可以帮助湾区城市群面向国际,与世界有更好的联繫。能做到这点,不但对其他城市有帮助,香港也因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而提高价值。
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景令人无限憧憬,不过,现实中也不无隐忧。湾区经济既然需要各个城市的融合联繫,就必须有赖民心相通。可是,现时「港独」分裂意识萌起,两地矛盾日深,港人与内地人互相看不顺眼对方,这种心理上的隔阂,将是湾区融合的最大障碍。为此,特区政府必须营造和谐的社会气氛,杜绝「港独」思潮于萌芽状态,这样,对发展湾区经济也大有助益。
下一篇::考察大湾区促进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