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学会政策研究员、107动力召集人何民杰
第五任特首林郑月娥表明,首先希望处理教育问题,尤其是她参选时政纲提出每年增拨50亿教育开支,究竟宝贵的公帑怎样运用?资源如何用得其所?皆是家长和办学团体关心的问题。新政府未上任,民间已积极开拓各种教育新项目,足供新政府参考。
香港教育制度流弊虽然不少,但制度上最独特的是有众多不同办学团体协同政府办学,有宗教组织,包括儒、道、释、耶、回各大宗教,还有保良局、仁爱堂等等善团,更有顺德联谊会等宗亲组织,香港的办学团体多样化可说是世上之最。如何善用这些重要民间力量去活化教育,政府不可不察。
近日,香港孔圣堂与晋德书院教育基金,计划在铜锣湾加路连山创办晋德学校,从幼稚园办起,一条龙至中小学发展。多一所学校未必有重大改变,可孔圣堂请来历史学大师郭少棠教授助阵,课程并以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摆脱单一倒模课程设计,在西方传统学习模式以外,引入中国儒学传统六艺,从学校创设到课室教学都贯彻中国文化气息,可说是香港主流教育以外一项重大尝试,也给家长多一个选择。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事业,并没有单一的方法可以简单提升教学质素,反而越主张以民间主导的教育多元化,越能够让家长按自身的判断去选择适合子女入读的学校,孔圣堂的尝试肯定会面对很多官僚繁复的程序,包括批地建校到筹集资金,以至教学课程须取得当局审批,但这些艰辛最终是能够开拓全新的教育选择,就算不是迎合每一位家长那杯茶,也应值得鼓励。
有人或者会提出质疑,晋德学校将需要收取建校费和自负盈亏学费,清贫家庭就算慕名而来也未能入读。办学团体正是考虑了这个因素,预留了接近一千万成立助学金,协助有需要家庭。更重要的是,教学模式其实是在多元互动,倘有新的办学模式能够成功持续,就会有其他办学机构继续仿效,将成功元素扩散开去,这也是教育制度可以摆脱官僚僵化限制的出路。
下一篇::创科舶来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