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文
林郑月娥取得777张选委票当选新一届行政长官,是历来最高票数的特首当选人,成绩得来不易,尤其是今届特首选举,林郑面对曾俊华的挑战,也遭到反对派无所不用其极的攻击抹黑。面对各种不利的局面,林郑沉着应战,凭着多年来的政绩、凭着实在的政纲争取市民及选委的支持,最终取得777张选委票,一方面反映林郑得到大多数选委的支持和认同,胜出选举是众望所归;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建制派阵营团结一致支持林郑,认同林郑是最有能力带领香港开创新局的人选。团结社会是市民期盼
现在选举已经结束,选举期间的针锋相对也应该终止,各界携手共同建设香港。事实上,修补对立、团结社会是今届特首选举的一大主题。林郑月娥在过去两个多月的竞选过程中,一直强调要努力团结香港社会,当选之后的感言,更是以「团结向前」为主题,呼吁社会各方面都要为了香港整体的利益而加强合作,修补撕裂,解开郁结,共同奋斗。
林郑团结社会不单是良好意愿,更有实际行动落实。她在当选后随即表示,接下来将与不同的党派会面,听取各方面的声音,并努力构建一个与社会不同方面的持份者沟通协商的平台,让各种声音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未来筹组班子时也将用人唯才,不分派别。值得肯定的是,林郑尽管在选举期间遭到反对派的无理攻击,但她在当选后随即向包括反对派在内的各党派人士伸出橄榄枝,这些都体现出其开放包容、广纳民意的施政新风,也显示出政治家的胸襟和器度,值得全社会共同支持,也值得反对派人士积极回应。
当前特首的主要工作是团结社会各界,集中精力促经济利民生。过去多年,香港在政治的对立中,已经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社会的精力都浪费在政治对抗之中,立法会沦为政治角力场,一事无成。香港泛政治化撕裂社会,导致社会的严重分化和对立,不仅令社会无法集中精力和资源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而且把社会争议推向极端,冲击「一国两制」底线。这种泛政治化的困局如果不改变,香港的发展将会成为空话,如果让这种政治对立持续,所有香港市民都是输家。因此,林郑才要提出团结社会、修补对立,这不单是林郑的期望,也是广大市民的期盼。反对派莫再对抗下去
造成香港社会严重撕裂及分化的局面,固然有经济社会民生的原因,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反对派为了一己政治私利而采取「逢中央必反、逢特区政府必反」手段所导致。解铃还须繫铃人,反对派如果真的要弥补撕裂、重塑和谐,就应该顺应广大民意的诉求,回应林郑月娥的呼吁,放弃过去「为反而反」的错误立场,丢弃敌对思维,共同为建设香港而努力,成为具建设性的反对派。
反对派经常说要尊重民意,现在的最大民意,就是希望团结,不要政治争拗,齐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香港市民已经对无日无之的政治争拗和对立感到厌倦,现在是时候放下对立,实现和解,回归理性,切实解决香港的深层次矛盾,为香港开创新局。林郑已经伸出橄榄枝,反对派还要对抗下去吗?
下一篇::修补撕裂在于能否求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