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议员 陈恒镔
近日本港公立医院出现多宗医疗事故,包括「断错症、换错心、开错脑」等,令人忧虑公营医疗服务质素是否下降。
综合各方资料,目前的医疗事故之所以发生,除了怀疑涉及人为因素,最少还涉及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本港人口增长及老化,市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急速上升,医护人员工作量大增。根据政府统计处上月公布的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香港人口已从2011年的711万人,上升至2016年底的737万人,预计2043年更会朝822万顶峰进发。人口老化方面,按照政府的推算,20年后,本港每三名市民当中,便有一名是长者,成为不折不扣的「银发城市」。由此可见,本港的医疗需求将是有增无减。
第二,本港的医护人手不足造成前线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增,容易出现失误。根据政府提供的数字,预计直至2020年,全港将仍欠缺医生及护士约各1000名。
公道地说,面对医疗服务需求上升及医护人手不足的两面夹击,出现医疗失误,是各方均不愿见到的事。针对上述情况,增拨资源增聘及培育医护人员当然是长远的解决办法,但从增加医疗专业大学学额至毕业生投身医护工作,动辄数年时间,难以解燃眉之急。
为尽快解决问题,我们建议政府改革境外医生来港注册执业的机制,增加诱因吸引境外医生,包括延长他们的聘用期,准许已获取专业及执业资格、例如欧美等地区的境外医生免试来港执业等。另外,因应医管局现时设有核查机制避免医疗事故,我们期望当局适时检视机制,做好把关工作。
下一篇::特首须为港藏富创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