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业人士协会会长 陈建强
送鱼不如送鱼竿,面对库房年年「水浸」,但经济发展放缓、社会矛盾纠结、贫富差距扩大,甚至可能将被深圳「爬头」,任「财神」逾9年的特首候选人曾俊华建议改革税制,另一特首候选人林郑月娥则除修订税制外,进一步提出理财新哲学,强调公帑要应使则使,主动促进经济发展,与民共享发展成果。
hea住做乏长远承担
政府的公共开支,兼具提供公共服务和基建设施、推动经济发展、协助社会财富再分配,以至回应政治诉求和纾解社会矛盾的多种职能,政府的理财哲学更直接体现政府在社会和经济领掝上的角色和意愿。「大市场、小政府」和为公共开支比率设定20%的上限,已是由前港督麦理浩时代开始,沿用了近40年但仍「不离不弃」的财政政策和理财铁律。
为公共开支比率设定上限,目的就是要规限政府开支,避免出现希腊式的「坐食山崩」,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景气反覆「储弹药」和「买保险」。因此,谨慎理财是应该的,但理财不是守财,倘若政府限缩开支,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与量都难以提升,民生福利必然受损,深层次矛盾非但未能纾缓,更会激化甚至催生新矛盾,萌生社会怨气。
须强调,政府可以严格控制开支,却无法控制经济表现;而数字是「死」的,理财才是「活」的。无论是税收和储备,以至「派糖」,都绝非多多益善。毕竟,公帑全是市民的血汗钱,一切都要用得其所。
在历任「财神」之中,曾俊华可说是「派糖」最多,但亦是「估错数」最多的一个,「估错」就「派糖」,已属例行公事;既有直接派钱,亦有退税、免差饷、免公屋租金等,得益者十分广泛,但全都是一次过的,而非经常性的保障。钱是花了,但财政槓桿却是用不上,亦招来「hea住做」和缺乏长远承担的质疑。该用不用,有钱何用?至于他至今仍坚守的小政府原则,则被指是令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民怨日益加深的渊薮。
林郑勾画经济新愿景
近年来,香港以至全球的市场和经济环境都出现过山车式诡变,政府的公共财政和理财政策都务须与时并进,不断调校,绝不能一本通书读到老。将数十年前的前朝遗训奉作金科玉律,大家会接受吗?须指出,现时经济全球化,各地都在增强竞争力,政府若仍故步自封,既失职更对市民不公道;规矩只是藉口,主事官员的心态才是根本,有心自然有力,无心必然一事无成!
犹幸林郑月娥提出,政府的其中一个新角色是勾画经济发展的新愿景,因而必须善用库房积存的逾万亿元储备,重振经济,藏富于民,将资源投资未来、创富未来,「做大个饼」,并且关顾弱小,回应市民诉求及分享经济成果,用钱实事求是地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效果会远比锁在库房好。
如果减税减得到位,可以帮助推动经济发展。林郑指,如果实行两级制的利得税,降低企业首200万元盈利的税率至10%,可减轻中小企税务负担达四成。此外,香港目前的研发开支只佔本地生产总值0.74%,与深圳的4%相差太远,若能提供额外税务扣减,为企业增加研发开支提供诱因,港深的创科差距将可大大缩减。有钱派钱固然轻松,但这是政府应有的理财方式吗?
下一篇::债券通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