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科技迎接老龄化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2月04日

香港大学SPACE中国商业学院客座讲师 赵立基

2016年的施政报告和财政预算案公布投入超过180亿元,推出多项基建及资助计划,建立有利香港创科发展的生态系统。180亿拨款已于上一届立法会获得通过,而科学园扩建项目、发展先进制造业中心和数据技术中心、科技券计划、院校中游研发计划已于去年开展。创科创投基金和创科生活基金也将于今年推出。这些计划或基金,将会在未来5年或更长时间,推动本港创科发展。此外,智慧城市顾问研究亦会在今年年中完成,并制订智慧城市发展蓝图,提出一套适合于香港的数码架构及技术标準。

无可置疑,这等措施及财务投资对于未来的香港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也将使香港不致完全倚赖金融服务业,毕竟金融服务较受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多元发展才是上策。亚洲各个地方例如日本、韩国甚至台湾,均已投放不少投资在创新科技发展上,香港实须急起直追,务求成为亚洲区的主要领导者。

在创新科技投资上,我们值得同时考虑将科技创新项目应用于解决社会问题及社会创新上。根据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所言,社会创新即是用非传统思维及更具效益及效率的方法去处理社会问题,例如用科技解决就业、贫穷甚至协助有特别需要的群体。

协助长者独立自主

众所周知,老龄化这一社会议题已席卷全球,中国、美国、欧洲及亚洲等地均须面对。老龄化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只在于身体机能退化及因疾病引致的残障,最重要是影响个人的社会功能运作(social func-tioning),例如不能工作,甚至需要别人的照顾,失去自主及独立,这一种打击不但在生理,更在于心理上,感到自己的无用及失去自己做人的自尊。现时一般为长者提供的服务多重照顾或支援他们的日常生活,当然这类服务有其必要性,但长者仍是扮演倚赖别人的角色,失却自主。

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实已有不少电子仪器及装备是可加强长者身体功能的。美国已有科学家研究一种电子衣服,可支援长者已衰退的肌肉回复到一定的能力,使他们可相对地行动自如。其实现时香港也不乏有志于研发创新科技以协助长者的人才,例如有一位香港年轻人成立科创公司主打穿戴式机械手臂,帮助帕金逊患者解决手震之苦。部分患有柏金逊的长者,手部会经常不由自主地震动,使他们难于拿茶杯及用匙羹,只能靠别人的照顾,若他们穿着这种电子手套就能稳定手部,有助他们自我进食及自我照顾,过独立的生活。然而这种高科技产品,从研发、实验至进入市场都需要一定的资金,加上这类解决社会问题的产品,在初期市场未必那幺接受,实须政府及商界的支持。

从商业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的老龄化带来另一商机及庞大的银发市场,我们应该用新思维去支持我们的长者,不但提供照顾服务,亦多投放资源去研发科技产品,协助他们独立自主地生活。

总括而言,当局推出多项科技创新措施及财务拨款,扶助香港创科发展,是正确及值得支持的。若此等创科同时兼善处理社会问题,例如前述的老龄化等,将有助社会的稳定,造福人群。

上一篇:大陆对台工作灵活主动
下一篇:休养生息未合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