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务实前瞻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1月22日

黄炽华

特首梁振英1月18日在立法会发表题为《用好机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谐共融》的施政报告。这是梁振英任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尽管由引言至结语长达14部分共59页,但却是一份掷地有声、振奋人心的施政报告。梁振英临别依依,对香港特区深情无限,令人听了动容,并深受鼓舞。

求实和卓有成效

说报告求实和卓有成效,是他所追述的过去施政之成功、数字都是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他上任四年半,面临的是香港楼市天价、贫富悬殊、产业滞后、去路何从的发展樽颈。按照竞选政纲,他实事求是定出了「稳中求进」的方针,在他和他的团队努力下,成效卓着。

房屋供求方面:加快、加大供应是解决各种房屋问题的根本方法,截至去年12月底,预计未来3至4年一手住宅物业供应量可达9.4万个,比他上任时高出45﹪;在2016至17年度的5年内,房委会及房协预计兴建9.45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当中公屋就佔7.18万个,纾缓了急待上楼的急迫状态。

纾解贫困方面:过去4年,扶贫工作有理念、有方向、有成效:设扶贫委员会,定标準「贫穷线」,鼓励有工作能力者自力更生,提供合理、可持续的社会福利制度;2015年贫穷人口97万人,连续3年低于100万;领取失业综援个案连续87个月下跌,较高峰期下降70﹪,是近20年来新低。

解决产业滞后方面: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充分发挥「超级联繫人」作用,为此委任「一带一路」专员,举办高峰论坛,加强人手和资源配置;在去年,本港增设创科局;麻省理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中科院等名校、名科院已分别在香港设立研究中心;去年末,又与深圳合作在落马洲河套区共设「港深创科园」。至于环保及自然保育、交通运输、退休保障、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教育和青少年发展 成效有目共睹。

前瞻性强

说报告前瞻性强,是把握了香港的实际情况和今后香港和国家、与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可能出现的贸易壁垒,提出了一系列的举措和安排。

首先,报告以经济为先,「一带一路」为引,创新科技为举措,为香港描绘出一张可持续发展蓝图。在(二)经济部分,就指未来一年,环球经济前景仍不明朗,故要巩固传统产业优势,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创新科技。报告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相连接,明确要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然后,在与内地扩大CEPA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在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範畴,扩大和优化CEPA;在金融服务方面,上月开通「深港通」,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及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政府会推动实施交易所买卖基金互联互通,扩大交易品种,更以加入亚投行为契机,在融资、发债、投资、财务管理及外汇管理发挥香港所长。

其次,报告的今后仍然是「民本」为先:讲「退休保障」,原则是「如果政府不论贫富地向所有长者提供划一的退休金额,只会分薄有需要长者可得到的支持」。因此,要改良强制性「强积金」支柱;要逐步取消强积金与遣散费或长期服务金的「对沖」。更可圈可点的是:建议长者医疗券由70岁降至65岁。

其三,住屋仍是今后施政重中之重。梁振英一针见血地指出:楼价高、租金贵,形成巨大生活压力,是严峻的民生问题。所以,在土地供应、短中期计划、市区更新、商业及经济用地以及中长期计划的新市镇开发扩展、巖洞及地下空间、维港以外填海 都巨细作了规划。

梁振英的施政报告是为香港谋划的好报告,我们应给予高度的评价。

上一篇:退休保障应以目标为本
下一篇:一个总结一盏明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