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特首林郑月娥提名和建议,国务院任命李家超为政务司司长、邓炳强为保安局局长,萧泽颐为警务处处长,同时免去张建宗的政务司司长的职务。林郑昨日率三名新晋高官会见传媒时,对张建宗过去的劳心劳力、贡献重大表示衷心感谢,继而指三位新任命官员在香港前所未有的困难时刻与她并肩作战、勇于担当,有信心他们会继续以迎难而上的精神,发挥所长、竭尽所能,为国家和香港作出更大贡献。
新任命官员德才兼备,经验丰富,过往实绩有目共睹,特区政府实在深庆得人,也体现了唯才是举、选贤任能的标準。过去几年,尤其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三位来自纪律部队的官员,充分展现了能力与忠诚,为香港止暴制乱、重回正轨,确保社会稳定繁荣,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原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亦然,年届70岁的他虽早可退休,但也一直不辞劳苦继续服务香港;现在他告别长近半个世纪的公僕生涯,堪称功成身退。
用人唯才、能者居之,当中不论出身背景,也无关文官武官。有人形容,今次任命反映「武进文退」,甚至说香港变成「警察政府」,无疑是有失偏颇。不是吗?只要爱国爱港,有才有德,任何人都不应被排除于治理体系外,皆可为港作出贡献;难道说,特区政府的人才库资源,反而应受文官武官的限制?以李家超为例,他最初不过为见习督察,今日却晋身特区「第二交椅」,岂不应该作为年轻人向上流动榜样?至于邓炳强前年刚获任命为警务处处长,约一年半后即再进一步获任命为保安局局长,亦反映只要表现出色,便可被赋予更大使命。何况,港府一直奉行通才制,官员不时被派往不同决策局,目的正为涉取不同政策经验、培育政治人才;同一道理,也适用于最新官员任命安排。
至于新任命透视了下届特首人选云云,更是严重的过分解读。首先,下届特首选举迟至明年举行,而选委会选举亦要3个月后才会举行;试问于此基础上,新任命又怎反过来影响到特首产生?此外,特区政府班子不如其他地方般,会随每届选举而出现更替;譬如已在不同位置出任问责官员的张建宗,便服务了三届不同特首。所以,冀从新人事安排窥探所谓潜在新特首的蛛丝马迹,一是搞错了特首到底如何产生,二亦搞错了特区选举制度设计。
新人事、新愿景,展望未来,由香港市民到中央政府,均对新任命官员寄以厚望。随着国安法生效,香港已由乱入治,「一国两制」的全面準确落实得到更大保障;在落实「爱国者治港」,以及落实完善选举制度等方面,特区政府尚有大量工作要做,包括要做好未来三个全港性大型选举。新冠肺炎疫情也为香港经济社会带来庞大挑战,怎样领导抗疫以至复常过程,亦为中短期内的重中之重。长远来说,在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机遇,续以香港所长配合国家所需等方面,一切都仍任重道远。
相信在几位新任官员助力下,政府施政效率必会大幅提升,香港这艘船既已重新出发,将来必可进一步扬帆破浪。
今日时报评论员 李哲
下一篇::【商报时评】喜迎屯马线 密织铁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