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方便」一站式个人化数码服务平台今正式推出,市民可以单一数码身份登入使用政府和商业网上服务。平台将会支援「电子针卡」,让市民纪录接种疫苗及检测结果,以创新科技来助力抗疫。除此以外,平台功能诚可进一步扩大,不论是针对短期推动经济社会运作复常,抑或是长远推动香港智慧城市的发展皆然。
全球疫苗接种正如火如荼,如何确保注射稳妥进行?如何令疫苗普及效益最大化? 「智方便」正可发挥促进作用。一来,疫苗往往需要接种两剂,即分开两次打,包括可能在不同医院或诊所注射;市民若持个人化的「电子针卡」,则可大大减低捞乱不同种类疫苗的「打错针」风险。二来, 「电子针卡」尚可形同「健康码」般,供市民向有关方面识别自己曾否接种疫苗及曾否取得阴性检测结果:在港府认可相关「免疫」纪录允入境「免检」的同时,亦利争取其他地方认可该「健康码」让市民出境时同享「免检」待遇。比如西班牙便将向欧盟分享拒绝接种疫苗者的资料,料为「后疫苗」时期出入境政策调整铺路。香港有了「智方便」平台,相关疫苗信息的分享不单更方便,且亦更个人化,达致抗疫复常与保障私隐的平衡。
随着疫苗在港普及化,下载「智方便」的市民必然愈来愈多,可望成为一个「超大型平台」,并引领香港突破智慧城市及创科发展的樽颈。跟内地不同,香港创科发展之所以相对落后,缺乏类似的「killer app」正是一大主因,就连政府本身都嫌各自为政,不同部门各自研发自己的app,而「智方便」就如「大一统」,除助力抗疫外,预期到明年中平台上将提供逾110 项政府网上服务,包括报税、续牌,以及接达两电一煤等。
早于特首林郑月娥的第一份施政报告,已提出要由政府带头促进各部门借助科技提升服务质素,并让市民以单一的数码身份和认证进行政府和商业的网上交易,促进直接面向市民和消费者的新经济服务模式,为推行智慧城市提供关键的数码基础建设。这个令人引颈以待的平台,今日终于面世。展望未来,政府非但要将更多服务放进「智方便」,金管局已表示会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採用,从而补足香港在移动支付等的金融创新短板;另将康体通、出行易等整合到平台裏,在医疗方面发展如网上预约、应诊、覆诊等服务,以至在财税方面便利退税甚而派钱等手续程序,都是未来必然;另外,平台上亦须积极吸引其他商业及经济活动进驻,从而争取功能及智慧城市发展的最大化。
不断加强「智方便」功能,让市民便利、频密地使用,乃促进平台普及的铁律;而确保充分保障私隐与安全,也是平台的成败关键。当局强调已按国际标準进行资讯保安与私隐管理认证工作,并徵询了私隐专员公署意见,及做好数据存储等安全措施,可见政府对此的高度关注。始终,要发展智慧城市,就要涉及大数据;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绝对有办法做到趋利避害、兼容并存。倘不走出箇中迷思,香港创科发展只怕继续落后于人,以致市民无法享受智慧城市好处。(评论员 李明生)
下一篇::【商报时评】冀中美关係重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