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仅靠罚单控制不了疫情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1月29日

今日时报评论员 周武辉

新年伊始,相信市民的共同愿望就是香港能够尽早「清零」,尽快摆脱疫情,实现经济复苏、社会生活复常。本港第四波疫情持续,又面临新冠病毒变种的威胁,情况未许乐观。抗击疫情,除政府须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措施落实到位,严加管控,採取更有力的措施遏止疫情外,更需要市民坚忍自律,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并积极配合接种疫苗。全社会同心协力战胜疫情,才能迎来风雨之后的阳光。

根据过往经验,每逢节假日之后,本港确诊数字就会反弹上升,很大原因便是公众外出或聚会活动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医学专家及政府已多次劝喻市民留家过节,坚守社交距离措施,避免聚会和聚餐。不过「你有你讲,我有我做」,疫情下的圣诞、元旦假期,全港各地都出现密集的人群,不少市民选择外出郊游或在家派对聚餐,多个行山热点都迫满人,部分人除下口罩交谈及拍照,风险极高;商场则「人满为患」,如不是都戴上口罩,还以为疫情已过去;亦有大量外佣在多区街头聚集。出现如此多的防疫隐患,显示一些人防疫意识鬆懈,更有人至今仍无视感染风险,难怪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昨表示,虽然目前确诊个案数字看似正在回落,但速度缓慢,在圣诞新年假期后,确诊个案数字可能会出现反弹,情况令人担心,非是无因。

连日来,政府加强相关执法,去年12月24日至今年1月1日,执法部门合共巡查了约1万间处所,并向涉嫌违法的108宗个案展开检控,亦向违反「限聚令」和「口罩令」的人士共发出729张定额罚款通知书,同时也就外籍家庭佣工聚集採取联合行动,共发出75张定额罚款通知书。政府以更坚决、严厉的态度推行防疫工作,採取强力措施有效惩处违规者,亦再次提醒市民须守法自律。但仅靠罚单控制不了疫情,毕竟执法再严格,也难以确保做到全方位顾及,而一人鬆懈都会给病毒留空隙、带来可乘之机,要想疫情受控及达至「清零」,所有市民的配合和自律才是至关重要。

香港艰苦抗疫久矣。在抗疫战中,大多数市民为己为人,自觉遵守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防护,配合抗疫措施,但不能不承认,亦出现个人主义、罔顾大局、行为自私的情况。例如有确诊者擅自逃跑,有密切接触者拒绝交代行蹤,有强制检疫或隔离人士偷偷外出吃喝游逛,至于饭聚、跳舞的教训更是深刻,这些现象若持续,疫情受控仍将遥遥无期。虽然,不少人盼望疫苗接种后可抗病毒,政府也成功採购,给香港走出疫情带来曙光。不过,一来市民接种疫苗的安排需时,恐远水难救近火,疫苗发挥功效也尚需时间,现时仍要市民充分合作,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和限制以控制疫情;二来世卫组织明确表示,要想达到所谓的群体免疫力,疫苗接种率必须达到70%,市民接种疫苗的踊跃程度,影响整个计划的成败,这同样需要全民的积极配合。本港只有成功控制疫情及「清零」,才有条件重启经济,民众生活复常,政府须果断施策全力抗疫,更要靠市民「集体配合」,共同让香港重新出发。

上一篇:【商报时评】疫情仍複杂严峻 抗疫须一丝不苟
下一篇:【商报时评】精準抗疫 打好疫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