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疫情持续,虽确诊病例有所下降,但内有多宗源头不明个案在社区蔓延,外临变种新冠病毒的威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压力仍然巨大,丝毫不能鬆懈。政府一方面要精準抗疫,尽快堵塞防疫漏洞,不断优化改进抗疫措施,有针对性地恒常化推进检测,更有效地追蹤病毒源头,截断传播链;另方面须打好疫苗接种战,争取在最短时间进行全民接种。抗疫要见成效,有赖全力做好「精準抗疫+打好疫苗」的统筹安排。
港府23日公布,已经与第3间药厂阿斯利康达成协议,将购入750万剂由阿斯利康与牛津大学合作研发的疫苗,连同之前已达成的协议,成功向3间药厂购买共2250万剂疫苗,足够全港人口使用;未来还将寻找第四款疫苗,并统筹推动大规模疫苗接种计划。首批100万剂疫苗即将下月到港,接种在即,为香港带来曙光,抗疫进入新阶段,但切勿以为手握疫苗就等如万事大吉,更多挑战还在后头呢。
第四波疫情仍未过去,病毒继续在社区传播,在疫苗接种未大规模普及前,全力遏制疫情仍是当前首务。多个迹象显示本港防疫仍存不少漏洞,包括有确诊患者及隔离检疫女子擅离医院;不同地区仍有大量人流聚集,相约饮茶或饭聚;有爆疫社区市民因额满未能参与检测等。此外,变种新冠病毒入侵香港的威胁也越来越大,2宗由英国输入的确诊个案中,病毒基因排序与出现在英国的变种病毒基本脗合,很难说是否还有更多输入案例。变种病毒一旦流入社区,势必对全港带来新一轮冲击。只要防疫有一个缺口,疫情不但无法遏制,而且随时可能反弹。显然,政府须严守宁紧勿鬆的防疫原则,精準有力高效抗疫,在加大病毒检测能力、扩大特别群组检测範围、收紧限制社交距离、检测追蹤全覆盖、严防输入、检疫隔离等方面,要落实到位,滴水不漏;防疫应对措施应走在疫情之前,避免出现措手不及、限于被动的情况。
现阶段除了要对变种病毒严阵以待,採取更有力的措施遏止疫情,政府更要做好疫苗接种的安排。如今疫苗採购已经落实,确保供应充足;行政会议昨订立新规例「预防及控制疾病使用疫苗规例(第599K章)」,赋权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可批准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排除疫苗在港使用的法律障碍。接下来,政府应定出一个目标,制订周全计划,及早预备接种的场地和人手,增加诱因,做好宣传,大力推动市民接种疫苗,形成群体免疫的效果,让香港尽快走出疫情。政府表示会成立接种疫苗保障基金,如果有人接种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可提出诉讼,基金将会支付补偿,以及提供生活支持,这是鼓励接种的一项措施,不妨再考虑推出市民接种疫苗后,出入境可「免隔离」的安排,相信更多市民会踊跃参与。而一些具高风险的工种、群组,如巴士司机、餐饮业务前线员工等,须要求接种才能开工。市民为自己安全健康着想,作好了解之后,更应主动打疫苗。
政府以「清零」思维,打好检测、追蹤、隔离及疫苗接种的组合拳,香港就能尽快摆脱疫情,市民也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今日时报评论员 周武辉)
下一篇::【商报时评】切断感染链才能尽快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