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突破疫情困境 实现美好愿景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1月29日


去旧迎新,新的一年,大家都期盼今年比往年好。相信大家的共同愿景,乃香港早日走出疫境,经济恢复发展,民生得以改善,市民身心健康。然而,路是人行出来的,世界不因新年到来而自动变好;唯有主动作为、积极进取,才可将美好愿景实现。

2020 年无疑是艰难的,惟也不是「黑到尽」,至少为2021 年带来曙光,让大家看到明天更好的愿景。先谈疫情,疫苗便赶在年底前推出市场,这无疑为全球摆脱疫困撒下种子 毕竟,单靠维持社交距离以至严厉封城,均不足以阻止病毒继续肆虐,西方正是此中示範。所以,美英等地已急不及待推展疫苗接种,本港亦料最快本月开始为市民接种,始终疫情倘不退却,经济民生既不可能好转,任何优化政策亦必事倍功半。「后疫情」的发展机遇,市场亦早显露苗头,答案乃是北望神州 内地作为疫下复苏最快的地方,去年出台的「十四五」规划并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及高质量建设大湾区;受惠「一国两制」及政策优势,更多地把目光向内,绝对是满足香港发展愿景的最佳方向。尤其是,香港国安法去年顺利实施,也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奠下坚实基础,市民的安居乐业有了更大保障。过去一段时间,相信大家都深深体会到揽炒之苦,谁又希望香港经济陷于衰退、失业持续攀升?恢复安宁和谐,修补社会撕裂,肯定是港人主流愿景。

要让愿景成真,在现世裏实现,到底不能没有市民的参与配合。好像疫苗接种,如果大家不去积极响应,试问又如何走出疫困?即将就任美国总统的拜登,便不满目前仅200 万人接种疫苗的进度落后,希望在履新100 天内大幅提速至1 亿剂;英国亦调整了疫苗接种策略,将原本每人注射2剂的分量改至1剂,好使疫苗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快倍增普及。至于本港,不必讳言,由「反疫苗」到「反政府」思维,都恐窒碍我们的疫苗接种;当局完善政策固然有利疫苗普及了,但归根究底,这都要市民科学、理性、务实地配合方成。经济发展方面,搭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列车,既是全球市场的普遍共识,也是未来香港加大发展的关键;正当各地争相涌进中国,开发这个庞大市场,香港岂不应该近水楼台、向阳为春?香港回归祖国已二十多年了,惟毫无疑问,不少人还未「人心回归」。因疫情而押后的立法会选举料于今年进行,大家都期望新一届议会将会耳目一新,议员们都是爱国爱港的,秉持是其是、非其非的宗旨审议议题,尽可扮演「忠诚反对派」角色,但就不要有破坏无建设、一味为反而反,甚至不惜瘫痪议会、瘫痪政府、瘫痪香港。

由2019 年至2020 年,我们不得不坐困愁城,先后受尽黑暴和疫症摧残;来到2021 年,香港倘要实现再出发愿景,我们就不能甘于自困、守株待兔,必须坐言起行、积极有为。由做好抗疫工作,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至在选举中投下利港一票,每一位香港人都可扮演重要角色。众志成城,齐心努力,香港定可今年胜旧年。(评论员 李哲)

上一篇:【商报时评】提供诱因便利鼓励接种疫苗
下一篇:【商报时评】外防病毒输入从严从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