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目光向内 把握机遇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11月06日

本港第三季GDP跌幅收窄至3.4%,远远优于首两季分别大跌约9%,按季比较更录得3%增幅,中止自去年修例风波以来的5连跌。经济好转的原因,除了受惠本地疫情逐渐退却、经济活动逐步复常,内地经济急速反弹同样功不可没。

查本地生产总值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一项今季扭跌为升,就是出入口贸易。其中,对内地的出口便增幅最大,9月份急速反弹了17%,反之输往欧洲的货值则仍未回升。毕竟,对比欧洲最近重新封城,内地则已一早摆脱疫情阴霾,稳步实现复产、复市,GDP不单连续两季恢复增长,第三季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亦涨10.2%。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自然深深受惠内地的强力复苏及转口需求。

两地恢复通关指日可待,也势重新带旺本港消费市道。众所周知,单靠本地消费不足以撑起整个零售业,即使第三季社交距离措施放宽,期内私人消费开支仍跌7.7%,以8月份零售业销货价值计,非但还未重返疫情前,对比去年同期及2018年即修例风波前的数字,仍分别少约一成和三分之一。访港旅客锐减,已导致航企裁员、旅社倒闭;下月即将启动的港星旅游气泡,无疑是重启旅游业及零售业的必由一步。其中,在放宽内地港人免检疫回港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内地旅客来港,定可为市场注入源源活水。事实上,新加坡已宣布将容许内地客免检疫到访了,近水楼台的香港实不应落后于人,尤其是机场已可应用準确度超过92%、费用低至250元、需时最快15分钟的快速检测,意味我们在确保安全下重新接待旅客的条件已趋成熟。

内地对港的经济重要性,尚不限于上述经济数据。就以金融为例,中概股回归潮便吸引了大量热钱涌港,金管局本月至今接钱近2000亿元,正是拜下周上市的蚂蚁集团所赐,这只新股王冻资1.3万亿元并创下了历史新纪录。

在外需不振、内需乏力的前提下,紧扣内地的「内循环」,无疑有助推动本港疫后经济复苏;抓住大湾区建设及「十四五」规划等重大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且是香港繁荣稳定更上层楼的长远必然。刚闭幕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就特别提到要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这是国家对港发展坚定的承诺与支持。在昨日的记者会上,发言人指中央将进一步支持香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港澳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开展交流合作。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与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以交换文本方式签署落实《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重点工作,也为粤港合作奠定更稳固的基础,有助两地合力提升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疫下香港目光已不能只顾向外,面对更长远的将来,目光更多向内实乃历史格局大势所指。由尽快恢复正常通关,到积极融入国家发展,香港已不能再等,也等不起;告别故步自封、告别自我边缘化,香港才有光明出路。(今日时报评论员 李哲)

上一篇:【商报时评】旅游冻过水 设法渡难关
下一篇:【商报时评】严保安全 有序复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