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冷看美国大选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11月06日


美国总统大选点票费时,共和与民主两党厮杀得难解难分,形势相当不明朗,是特朗普胜出,还是拜登赢得大选?选举大戏吸引全球目光,外界侧目这次选举之奇观,亦关心结果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其实,无论谁当美国总统,都是美国优先,区别仅在于处理事务之手法、强度、重点、作风和策略有所不同,本质原则性差别不大。就中国而言,对美国大选堪称是冷眼相看;面对百年未见之大变局,面对所谓「美国因素影响」,一直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自主发展,专注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今届美国大选角力空前激烈,而其中一个特点是邮寄选票因疫情影响而大增,多个州因应物流考虑,均允在11月3日投票日后,继续接收及点算已盖大选日前邮戳的邮寄选票,最迟的华盛顿州直至23日才真正「截票」。这导致一旦双方在个别州得票接近,选举结果可能需数日甚至数周才尘埃落定,因此不排除有「打茅波」情况出现。

特朗普在还有数百万选票尚未开出之时,就已抢闸自称赢得大选,并扬言请法院下令停止计票,当地传媒形容为「无证据支持」;拜登团队则痛批特朗普无法无天,强调选战要每张选票点算完才结束。从已开出的票数来看,选战仍陷入胶着,若大选无法近期内确认胜选者,恐将引起司法诉讼争议,甚至造成混乱。而美国民众也似早有準备,在3日投票开始前,从丹佛、底特律到华盛顿特区,许多城市的店舖都用胶合板把窗户钉上,以应对不测,一些州长正準备启动国民警卫队,种种闹剧在在暴露美式政治混乱的魔幻奇观。

谁能入主白宫,全球关注,亦不乏强烈「选边站」者。就中美关係而言,押宝「改朝换代」则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上,中国的崛起已经令美国一些人如芒在背,打压中国是美国两党政客以至不少政治势力的共识。过去3年多,在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的主政下,分别以关税、制裁等手段,连续发动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以至打「香港牌」、「台湾牌」等,无所不用其极地阻碍中国崛起,导致中美关係降至低谷,博弈愈来愈激烈。而拜登虽然批评特朗普对华手段,但并未批其对中国政策大方向,同样强调给予美国产品特惠待遇,补贴国内产业等,对华态度强硬,声称「美国确实需要对中国採取强硬手段」,并视中国为一个首要战略挑战,估计从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到科技问题,亦会不断围堵找茬,甚至力量更大。可以说,无论哪个当选,其对华策略恐都不会有大改变,儘管在形式及手段上可能会有所区别。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我们对美国大选不感兴趣」。冷看美国大选,政斗异常激烈,社会空前撕裂,结果胶着难定,未来乱象难解,何去何从,无人知晓。对中国而言,乱云飞渡仍从容,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複杂多变世局,进一步展现战略定力,提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构建发展新格局,自力更生、自我图强,稳健发展,自能应对未来任何挑战。如此,美国大选再热闹也就是一场戏而已!(今日时报评论员 周武辉)

上一篇:【商报时评】尽快分配航权 确保充分竞争
下一篇:【商报时评】湾区大时代 港深更有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