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抗疫救经济都需全球联手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04月11日

今日时报评论员 周武辉

二十国集团(G20)今将破天荒地举行领导人视频峰会,讨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峰会,G20成员、嘉宾国以及相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将与会。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各国感染人数与死亡人数不断攀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对全球经济、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充分显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实存在。面对病毒肆虐,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球联手非常重要。G20是全球危机应对和经济治理重要平台,在此关键时刻召开峰会,发出了团结合作的信号,显示各国初步达成共识,愿意展开合作,共同应对病毒灾难,相信能发挥引领作用,团结国际社会,对加快人类战胜疫情的步伐,尽早稳定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化的当下,面对病毒灾难来袭,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独善其身,这是简单的道理,但国际社会对此共识似没完全达成。新冠肺炎疫情最早在中国爆发,很快就在全球多点爆发、扩散蔓延,已波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中国境外确诊及死亡病例均已超过境内。中国强力实施「阻隔战略」,为控制疫情扩散竭尽所能,也给各国抗疫争取时间,可惜一些国家和地区以「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心态看待疫情,甚至出现以邻为壑倾向,错过合作抗疫时机,直至疫情「杀埋身」才慌忙应对,但燎原之势已成,不仅对本国民众造成巨大伤害,反过来又对疫情基本受控的中国带来风险,不得不严防第二波疫情爆发。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事实证明人类命运一体,增进国际协调与合作是抗疫的需要,也是实现全球良治的需要,各国唯有相互支援,彼此协作,才能尽快战胜病毒。在中国疫情严峻的时候,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都曾表达慰问,提供支援,而当疫情在全球爆发,中国也及时伸出援手,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并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等国家派遣了医疗专家组,与各国分享疫情防控经验,足见国际合作是应对疫情的正面助力。

在世界经济金融层面上,随着疫情蔓延,金融市场风声鹤唳,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已无法避免。人员流动的大幅减少、生产停工所导致巨额损失、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到破坏,让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陷入不同程度的危局,各种国际信评机构亦纷纷调降对各国的经济前景评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全世界的工人可能损失多达3.4万亿美元的收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更直言2020全球经济衰退程度甚至会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加严重。面对全球经济衰退,市场动蕩,正是需要合作的时刻,而非彼此孤立的时刻。

抗疫救经济都需全球携手,国际社会希望G20挺身而出。中国表明期待峰会能够加强各国的团结、合作与协调,释放共同应对挑战的强有力信号,稳战疫信心,稳经济信心。各国利用G20平台,制订应对重大公共医生事件标準,增强医疗卫生合作,联合研发药物和疫苗,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形成抗疫的机制合力,相信有助战胜疫情、稳定经济、恢复秩序。

上一篇:【商报时评】统筹好全港医疗资源抗疫
下一篇:【商报时评】善用抗疫基金 优先保障就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