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抢滩粤港澳大湾区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9月24日

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2014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湾区经济」,把粤港澳城市群勾连起的湾区作为一个整体规划。

目前,粤港澳湾区内各城市都开始根据城市特色,逐渐规划和明确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随湾区的发展,各城市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人口红利也将持续凸显。「十三五」期间,广东省基建总投资约4.8万亿元,项目多达543个。

三类房企各显神通

从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房企竞争格局来看,全国化布局的规模房企中有部分就是在此发家,如碧桂园(2007)、万科(2202)和恒大(3333),这些房企凭藉先发优势提前布局,往往佔据了大本营城市的核心区位,因较好的口碑效应,已提前享受了利好政策带来的诸多红利;另一部分虽此前并未布局,但也看準了湾区的发展契机,如泰禾、阳光城、融创(1918)、龙湖(960)等;还有一些本土深耕的区域房企,依託先发优势,布局于城市的核心区位,以大本营为核心,向周边城市辐射发展。

各大房企扎推粤港澳大湾区后,除了传统的地产开发外,城市旧改也成为拓展重点。广州、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两大一线城市,市场成熟相对较早。随城市土地的日益稀缺以及旧城的逐渐增多,深圳、广州都已先后进入到存量市场开发阶段。

房企布局广深旧改

尤其是深圳,由于辖区面积限制,深圳2009年就颁布了全国首部城市更新办法,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城市更新政策体系。此后,深圳市每年的年度计划供应建设用地面积中存量建设用地佔比持续维持高位,2016、2017年分别为85%和70%,可见存量土地开发已成为深圳土地供应的常态。

除深圳外,近年来广州在城市旧改方面也展开了一系列推进工作。今年7月10日,广州成立了总规模2000亿元的广州城市更新基金,用来重点支援採取政府与社会的资本合作模式的老旧社区微改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土地整备等城市更新项目。此外,2017年7月广州还制订了2017到2019年,城市更新项目保障供地9.26平方公里的目标。

除广深外,少数如东莞、中山等三线城市也传出了相关旧改计划。6月,中山市城乡规划部表示,中山市将启动「三旧」连片改造试点工作,以带动中山的旧改工作往城市更新方向转变。

易居(中国)企业集团研究总监 洪圣奇

(逢周二刊出)

上一篇:货币基金与监管新政
下一篇:为资产作好对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