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要跑的人们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6年12月29日



回看上周的舆论场,基本上是由两个人的名字撑起来的。

两大跑族富人中产

虽然是中国的「玻璃大王」、「真正慈善家」,但曹德旺的低调作风一直让他的名声很长时间并不为人熟知。但因为一段公开谈及中国税负高于美国的视频,并联繫其在美国投资10亿设厂的新闻,社会掀起了一轮「曹德旺要跑」、「别让曹德旺跑了」的热议,低调的曹德旺也火了起来。

另一个,则是曾经试图「逃跑」,却遭遇横祸的雷洋12月23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对「雷洋事件」中邢某某等5名涉案警务人员的不起诉决定。尤其引人猜测的,则是北京检方在通报中的几处细节:一方面,检方认定5名警察「执法行为超出合理限度」、「未及时进行现场抢救、紧急呼救和送医抢救」、「事后故意编造事实、隐瞒真相、妨碍侦查」等行为,「符合玩忽职守罪构成条件」;但另一方面,则是鑒于5人系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开展执法活动」,执行公务具有「事实依据与合法前提且雷某有妨碍执法行为」,犯罪情节轻微,因此「不需要判处刑罚」。有网友解读认为,北京检方认定了5人具有犯罪行为,本身就是「尽了最大努力」在另一些网友看来,这也可以概括为「我都自罚三杯了,你还想怎幺样呢?」

笔者的专业知识无法细究其中猫腻。但却忍不住想到之前的一个调查:有统计发现,中国对外移民的两大群体是富人和中产阶级。换言之,那些要跑的人们,「曹德旺们」和「雷洋们」占了绝大多数。

要跑原因究竟为何

「曹德旺们」为何要跑?或者更确切的说,为何人们认为他们「要跑」?显然,以正常人的思维来说,想要「逃跑」才是正常的。曹德旺已经说得很清楚,在中国做企业,除了人力成本,无论是水电煤等能源价格,还是土地和物流等成本环节都比美国贵。此外,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率还比美国要高上35%,换言之,企业家辛辛苦苦忙碌1年,基本上都是在给政府打工。此外,曹德旺没有说出来的,还有民营企业在市场上遭受的潜规则、不公平待遇等。

事实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富豪,无论是比曹德旺更有钱的,还是更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家,很多都已经用移民作出了对「是否要跑」的无声回答。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跑」的曹德旺反而是个异类--他已经在媒体面前澄清,他不跑不仅因为他的主要业务还在中国,更因为他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获得了美国绿卡,却硬是把绿卡退还给了美国大使馆。遭遇警察的雷洋,也选择了逃跑。很多人质疑,这难道不是他「心里有鬼」的最好证明吗?但平心而论,假如我们自己是雷洋,我们又会不会跑路呢?一方面,假如嫖娼是事实,那幺不仅自己公务员的工作肯定不保,「嫖娼被抓」的记录肯定还将录入档案跟随自己一生,留下无法抹去的污点,周边的人站在道德高地上指指点点更是会令自己难堪;另一方面,即使没有嫖娼,就这样进到「局子」里又会有什幺样的事情发生呢?孙志刚案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呼格吉勒图、聂树斌、念斌等案件的平反还是告诉了大家,不仅「被嫖娼」、「被自首」、「被犯罪」都是有可能的,而且付出的代价很可能难以想象。事实上,此次北京检方不起诉的决定,正正说明,在不受制于的公权力之下,即使令普通百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遭受的惩罚也只是轻微的、无需刑罚的。

有人预计,对雷洋案的审判关系到整个中产阶层对国家的信任。显然,对一个国家的信心,不是依靠「你爱不爱国」的质问来达成的。曹德旺纵使「爱国」,但在不利的营商环境下,企业还是不得不「走」;雷洋们也同样爱国,但如果不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安全、信任和幸福生活的前景,他们也会在见到警察的那一刻产生要跑的恐惧。雷洋的「逃跑」失败了,但在北京检方的决定作出之后,那些要跑的人,或许会有越来越多。(流深)

上一篇:实体店真没戏了吗?
下一篇:中日友好前程似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