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面临着一波接着一波的倒闭潮,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地名店关门的消息也是不绝于耳,有人提出还有多少实体店能撑过2016?
可是就在发出这个疑问的同时,我们迎来了圣诞节,到哪去?还是实体店,电影院、酒吧、各家风味不同的餐厅还是人潮涌动,这就是生活,活在当下的人们,没法虚拟到什幺都在网上完成。
近来看了一篇文章,很是赞同,所谓商业就是让人从家中走出来,而网络是方便让人走出来的途径,但是现在本末倒置了。吃饭点餐,送到家里来,购物到网上去,如此一来,虽是便捷,但是有何生活乐趣,当衣食住行都统统在家完成的时候,这不是时代的进步,恰恰是变形的社会,倒退的时代。
人流就是生命力
先暂且放下网店之争,来看看实体店的差异。深圳有一处地方叫欧洲城,因为聚集了宜家、百安居、麦德龙等国际名店,加之又邻近大沙河公园,是深圳市民周末的一个好去处。灵童近来借着圣诞节,现场体验这几家实体店,各家人气不一,从中也可看出实体店到底谁有生命力。迪卡侬是一家经营体育用品的商店,灵童似乎就从来没有看到这里哪个周末会冷清,尤其是对于深圳这样高强度的城市,重视锻炼、重视健康,已被打拼的深圳人列为生活的首选之一。
宜家家居与旁边的香江家居比较起来,这里更有生活的味道。在这里买了家具,可以回去自己组装,这份动手感正是香江家居这样的中国实体家具店所缺乏的。不只是动手这一项不一样,更多的是商业文化的比拼。宜家胜在能将一家人吸引过来,于是周末,这里成了一家人都可以逛的地方,小孩可以找到玩具,女人可以找到花花草草,男人则拿着尺子,比对着哪样家具放在家里合适,并琢磨着该如何组装,一家人在这里可以找到他们各自喜爱的东西,这样一来逛店就不是女人的专利,而成了一家人的热爱,于是每到周末,不少家庭全家出动逛宜家,成了一道风景线。
这种人气也是百安居所嫉妒的,走遍偌大个商场,到处都是打折套餐,每样商品都可以有相当的优惠折扣,但就是没人来,店员比顾客还多。再逛逛,发现百安居家电卖不过旁边的顺电,顺电是明码实价,百安居则给出很大折扣,但消费者是明眼人,两相一比较,发现折扣大的百安居,并不比服务更胜一筹的顺电价格低,于是自然就会选择百安居。而且顾客也有顾虑,这幺高的折扣率,到底有多少价格陷阱,只玩折扣数字游戏,怎能吸引人流。由此来看,百货店接连倒闭的场面,也会发生在这些家居卖场上。
万达关掉了内地一半百货门店,但是却没有关掉一家万达影城。这是商业文明的进步,如果实体店能够引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那幺就像宜家不愁人气一样,何愁倒闭找上门。生活要继续,实体店只有在进步中求存,没有被网络消灭、只有被时代抛弃的实体店,不管有多少年名气,最终也难逃死亡。
下一篇::那些要跑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