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前程似锦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6年12月29日

说起日本这个一衣带水的近邻,国人的心情是复杂的,对不少人来说,这是一个地理距离很近,心理距离却很远的国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评论,中日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五十年对立。对于中日关系,中国官媒和坊间的评论,脱口而出的词就是「政冷经热」,这样一味只谈利益,不谈彼此的政治认同,使得双方若在一些敏感和复杂的问题上面出现冲突的话,就会导致双方关系停步不前,甚至进入长时间的「冷战」状态。

仇恨教育造就无知

日前一则日系车主李建利被打获52万人民币救济金,住院至今4年的新闻,把不少国人拉回了2012年那场声势浩大,看似有官方组织的席卷内地多个城市的反日游行示威,在事件中,打人者蔡洋(2013年已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把一个硕大的U形锁猛地向李建利的头上砸去,蔡洋打人的託辞是「基于爱国的情绪失控」,但是其代理律师称,蔡洋那一刻更多的是「冲动和起鬨,和爱国无关」,而媒体之后深挖发现,蔡洋是个网瘾少年,最爱看抗日片。从这事件中,爱国竟成为了一些人胡乱作恶的藉口。一些人还以为抵制日货就是爱国,这些人可说是在对日仇恨教育中造就的自愚欺人的无知。

由此可见,仇恨教育在转移恶意到他人的同时,还会反噬自己,此事件中,受害者除了打人者蔡洋和被打者李建利外,还有背后的中日双方。说到这,就不得不开始温习一下,从抗日主将到推动中日友好的邓小平之政治智慧了,邓小平即使在中日关系处于不和谐的时期,仍对中日关系持乐观态度,他指出中日关系要向前看,要有长远眼光。他在访日时,接触到新干线,感受到了什幺是「现代化」,看到了承认落后是为了摆脱落后,仇恨日本不如学习日本,超越日本。他还提到,中日两国友好不仅对两国人民有利,而且有利于亚洲、太平洋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希望两国青年、儿童懂得中日友好的重要性,把两国友好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

其实,不少中日民间团体在促进中日友好方面还是下了很多功夫的,12月17日,笔者参加了深圳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协会组织的2016中日交流会忘年会,这种类似于中国的年会,不少中日友人,把酒言欢,寄託各自对于未来新年的展望,这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激情碰撞,也是对中日友好的最好见证。

中日之间少一点仇恨教育,多一些友好交往,未来类似于蔡洋这样无知作恶的行为就不会再发生,希望未来中日关系像邓小平1978年访日时,在松下公司留言说的那样,「中日友好,前程似锦」。

上一篇:那些要跑的人们
下一篇:危机时刻,国民党要担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