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是一致行动人?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6年12月15日

在资本市场,姚振华的宝能系接连掀起万科、南玻的股权大战,还一度想撩格力,用网友的话说,「姚员外」这是要上天啊。这场无硝烟的资本大战,不仅让吃瓜观众领略到资本运作的学问之深,更重新认识一致行动人的真正含义。而联想最近特朗普与蔡英文的种种互动,难免让人怀疑,两人是否达成一致行动人协议,目标直指抗华。

中美经济博弈不乐观

不想则已,一想不得了。从南海到萨德,中美博弈已升温;而小英上台,台海风高浪急;如今,还未上任的特朗普若已下定心,要携手台湾全力抗衡大陆,维护美国霸主的地位,对还在奔小康的大陆必定不是利好。尤其是作为两个巨无霸博弈最敏感的中国的核心利益台湾问题将复杂化。面对双线「夹击」,无疑会掣肘中国的应对,将陆美台三边关系带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不过,一个是商业精算师,另一个则是政治精算师,「英特」表面看似「结盟」,背后其实是各怀鬼胎,相互取暖,各取所需罢了。特朗普这边接了蔡英文的贺电,随后还派了熟悉台湾的顾问入岛,另一边则接连在推特「发难」,无视客观事实指责大陆,从南海、汇率政策到市场经济,企图在舆论上抢占上风。其实,特朗普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力挺台湾也好,炮轰大陆也罢,目的都是为未来上台后的中美经贸较量积累能量、增加筹码。

精明于商场的特朗普,与他国僵持政治纠纷显然不是他的优先选择,其所有的举动都是最大化地为美国争取利益,为美国经济获取动力,为其兑现选举承诺铺平道路。其中,中美经贸博弈将是重中之重,毕竟两国双边贸易巨大,存在太多的共同利益,而中国恰逢加入WTO届满15年,对其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适用「替代国」数据的作法也将到此为止。但特朗普显然不想放弃这一贸易利器,不想大陆产品过多地进入美国而冲击经济,更不想大陆壮大增加市场规则的话语权,影响美国经济的全球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团队布局上,贸易团队启用诸多强硬派:钢铁业有丰富投资经验的亿万富翁威尔伯罗斯、前纽柯钢铁首席执行官丹迪米科以及3名经验丰富的贸易律师,显然是冲着中国来的。可以预见,美国将继续不承认大陆的市场经济地位,特朗普时代的中美经贸聚焦,气氛不会太好,惩罚性关税、反倾销反补贴申诉或成为博弈常态。

特朗普来了华须有应对策略

特朗普为了经济,而蔡英文则是为了政权。在支持度雪崩的情况下,蔡英文急需某些大事件来止损,而操作与特朗普通话目前看来「效果」不错,不仅深绿欢迎鼓舞,就连一般选民都偏向「正面」。只不过,相较于特朗普为提振经济、维护美国利益,蔡英文的目的显得太过自私。因为,通过抱美国大腿来增加抗陆筹码,保持顺利施政,却以牺牲台湾利益作为代价。一通祝贺电话,所谓的百万游说费用只是零头,台湾被特朗普视为工具,未来开放美猪、被迫购买更多的武器,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而两岸关系继续受创,传导到经济上,台湾恐雪上加霜。最后结果必定是特朗普得了便宜,台湾却只剩深绿的狂欢。

更重要的是,维护政权是靠政绩靠民意,特朗普恐爱莫能助。而执政已逾半年的蔡英文,没有值得炫耀政绩,临党产会、一例一休、开放日本核食与美猪、同性婚姻及两岸持续冰冷等一堆问题却等着她去一一拆解,从中不免让人看到了朴槿惠的影子。朴槿惠被弹劾,不是反对党的功劳,而是自我作死,是民意的胜利。从这里来看,无下限地抱特朗普大腿,蔡英文岂不是在自我加速「死亡」。

虽然特朗普个人并不能主导美国对华政策,利益集团、企业、地方政府、国会、国务院、白宫等都将制衡特朗普。但对大陆而言,目前似乎出现了一种的「特朗普迷思」的现象,对其未来对华政策捉摸不定。相比于奥巴马政府期间在中美关系中大打「规则牌」而言,特朗普将会更多地秀「实力牌」,奉行「实力政治」原则,与中国在具体问题上进行摊牌、较量与谈判。

蔡英文只是一个仆蛾子,尚能等民意让她自灭。但特朗普来了,中国该如何应对?「英特」通话类似的难题,特朗普或还会不断抛出,中国务必冷静观察,耐心应对,软磨硬泡也好、以拖待变、以谈促变、以竞促合也罢,终究需要拟定应对策略来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





钟智维

上一篇:吉林大米逆袭五常米?
下一篇:俄版笑话助中国「神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