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支柱」制度先行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10月28日


官方把体育上升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高度,这在内地应该还是第一次。而且,这也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日前国务院以《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形式发出来的权威信号。

「体育支柱」成为国家战略,这个意义有多大?先把目光投向邻国日本看看。

日本已属体育产业强国,人均体育消费更是常年高居世界第一。之所以如此发达,其内生动力还始源于制度层面。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日本都是依靠行政力量推行大众体育运动。

早在1961年,日本就颁布《日本体育运动振兴法》,提出重点振兴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随后,日本围绕该法出台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包括1989年的《关于面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策略》和2000年《体育振兴基本计划》。2010年,日本推出《日本体育立国策略》,整体来看,这些法律政策无一例外都为后来日本体育产业的繁荣提供了制度支撑。

日本的经验佐证了一个道理,体育强国,制度先行。故此,内地《纲要》的出台,为中国体育产业走向支柱,打下了制度基础。当然,这只是一个高起点,后续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系列配套,值得期待。

废除应试 兴趣驱动

但是,要让体育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除了基础制度的引领之外,第二大重要的因素,就是体育消费群体的培养,若没有庞大的体育消费群体,所谓的体育新兴产业就是一句空话。

吃饱穿暖是人的生存本能,所以这种消费需求,是一种本能需求,不需要刻意引导。但是除此以外的大部分人类消费需求,其实取决于教育引导、兴趣培养。

一个人最爱吃的菜,一般形成于童年、少年的饮食习惯。而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也大部分受少年时期的环境主导。但是,应试教育佔据校园的绝对统治地位,体育课不仅少而且多流于形式。普遍的名校情结追求下,各种体育爱好成为学生的奢侈品,未来的庞大体育消费群体无从谈起,只能是宅男宅女族的日益庞大。

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国必须破除应试教育机制,免试就近升学,消灭家庭作业,改为课堂作业。例如每节课45分钟,其中30分锺老师讲课;15分钟学生做作业。把课外时间,全部还给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实现爱好自由。学校开设包括体育在内的各种兴趣课,让整个中国的义务教育,由应试驱动改为兴趣驱动。由此,未来的世界级科学家、专家就有了最适宜的成长土壤,而一个亿万级庞大的体育爱好者,也必将从童少年期就开始形成,未来中国的体育支柱产业,才有坚实的消费支撑。

新支柱的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具有极强成长性和可持续性。好处之多不必细说,但成功地启动这个中国经济新引擎,必须从娃娃抓起,同时更能让国民尤其是青少年,从古老的麻将和现代电子游戏这两样「宅」体育中走出来。路人甲

「体育支柱」制度先行
「体育支柱」制度先行
上一篇:去看NBA该不该骂?
下一篇:稳租金商品房备受追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