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甲
23日,港珠澳大桥宣布通车刷屏,也淹没了同日湾区楼市的大新闻:深圳人才安居集团豪掷18.84亿元,夺得东莞塘厦3.9万平方米商住地,成为塘厦新地王。而这对于珠江东岸的深莞楼市刚需族来说,关乎其切身利益的程度不亚于大桥通车。
虽然深圳人才安居集团尚未公布这次地块具体规划情况,但是业内普遍认为是深圳保障房落地东莞的标誌。一个城市,把官方保障房建在另一个城市,这还是第一次的「喜闻乐见」,也意味?开启大湾区楼市的「飞地」新时代。
临深新房2万上车
深圳直辖传言由来很久,但终究难实现。其实,有没有这个名分并不是关键,这次深圳在借地建房上打响了第一枪。也就意味?官方首先从楼市上已把东莞塘厦镇,包括旁边的凤岗、清溪,即惯称的凤清塘纳入了「大深圳」的版图。抛开名分,「深圳直辖」已从塘厦开始,这幺解读一点也不为过。
深圳规划到2035年,新增住房共170万套,其中各类保障房不少于100万套。深圳土地已几乎尽开发完毕,170万套所需的天量土地从何而来?那幺塘厦借地已经从实践上给出了答案。
所以借地不会是个案,而将是一种趋势,飞地模式由此确立。对于刚需族来说,不能当成一个简单的新闻来看,而应该就此洗脑。2015年伊始的此轮楼价暴涨后,深圳新房均价每平米5万元起跳,刚需族不免望房兴歎。临深的塘厦镇新房均价目前在2万元每平左右,总价在150万左右,比较匹配深圳中产的购买力,所以在大湾区正式进入「飞地」新时代以后,不要自认为买不起房,必须以大深圳、大湾区的视角来审视楼市,深圳刚需族应确立这样的购买观,深圳新房2万元起。
历史已告诉未来,不要怀疑官方主导楼市的力量,曾经着名的保障房小区益田村和梅林一村,刚刚兴建的时候,也是边远郊区,那时的繁华中心区是罗湖。在赣深高铁通车以后,从塘厦的东莞南站至深圳市中心的福田高铁站的也就20分钟左右车程,凤清塘势必将加速融入大深圳。而深莞两地官方主导的配套也必将陆续跟上,未来的凤清塘或是今日之梅林一村。
下个金矿前瞻深莞惠
或许大家有一个疑问,既然选择飞地模式,深圳保障房为什幺没有选择时间最早的飞地深汕合作区?虽然地价等成本更为便宜,但目前的最大障碍是空间隔离:深汕特别合作区距离深圳直线距离60公里,驱车至深圳市中心区至少1个半小时车程。
然而中国邮政深圳市深汕区局26日已挂牌,深汕特别合作区新邮政编码518200正式登场,该区居民还将获得深圳户籍。深汕区机制正转为深圳主导和管理,网上有评论认为事实上已成为深圳第11区。
深汕合作区在大湾区一体化的路上,正在提速。那幺深圳保障房在第11区的选项也将只是时间而已。东莞塘厦镇拿了第一名,第二名会是谁,目前还看不太清,但可以明确的是,在重大基建配套的深汕高铁开建或开通后,届时,从深汕合作区到前海中心区的通勤时间不到30分钟。面积468多平方公里的第11区也将成为深圳人安家最大飞地之一。
在4月的深莞惠经济圈(3+2)联席会议上,曾提出深莞惠三方合作建设试验区。截至目前,三方试验区尚未公布具体规划,但从已经启动的借地的凤清塘,到必将成为第11区趋势的深汕合作区,可以判断,这就是试验区的雏形所在。也是一体化的先期落地措施,那幺从前述刚需切换至投资客的视角,得出一个结论,试验区为先导的深莞惠一体化将是大湾区楼市的下一个金矿。
10年前深圳大力主导关内关外一体化的进程,有人很不屑,现在关外龙华新房卖得比关内福田还俏。再复习那句话,要相信官方主导楼市的力量,炒股要听党的话,买楼要跟官家走。这便是此次官方异城借地的最大启示。
下一篇::过站为何成了过身?